观两人如此表情,只听那贵公子噗嗤一笑。随即,对着两人拱了下手,自我介绍道:“在下乃武安伯乔顺年之子乔静安,先前曾在定北侯府与两位公子有过一面之缘。”
听乔静安这么一说,夏唯谨倒是先反应过来了。“原来是乔公子,失敬失敬。”
乔静安对沈熙川和夏唯谨两人心里很是好奇的,不着痕迹的又将两人打量了一番,这才笑着问道:“两位公子这就要回去了么?”
“是啊,已经出来有一段时间了,我们就不打扰乔公子了。”
因对上京这些卿贵们并不了解,沈熙川和夏唯谨觉得他们礼数到了即可。同乔静安点头示意一下,沈熙川便拉着夏唯谨下了楼。
乔静安歪头看着相携离去的两人,想到上京之前的关于两人的传闻,以及那个方圆两百来亩的沈园,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儿。
“乔春,着人留心一下沈园什么时候开园。”
一旁随行的乔春低头应了一声,待乔静安转身之后,这才起身跟了上去。
……
初一过后,顾惊风又带着两个人开始了新一轮的走亲访友。等到所有的亲戚都跑一遍,都已经过了正月初八了。
闲来无事的两人提了新烤的红薯和土豆来了宁安苑,恰巧碰上府中的管事来询上元节采买花灯的事宜。
沈熙川红薯和土豆摆好,听着那管事提及花灯的事,忍不住心中一动。“上京每年都会有花灯展么?”
那管事没想到沈熙川会突然问话,愣了一下,这才面容恭敬的回道:“回大公子的话,是每年都有花灯展。”
听到管事这么说,坐在小凳子上的沈熙川脑子里便开始估算距离西山的大概距离。在场的众人见他坐在小凳子上,一脸凝眉苦思的表情,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
最后,还是夏唯谨忍不住道:“熙川,你在想什么?”
听到夏唯谨的声音,沈熙川猛地回过神来,见屋内众人都看向他,起身问那府中的管事。“一直普通的红灯笼大概要几钱?”
虽然奇怪沈熙川为什么会这么问,但宋管事仍老老实实的回道:“回大公子,一只红灯笼三个铜板。”
沈熙川已经一个红灯笼只要三个铜板,立时松了口气。“那劳烦宋管事帮忙跑一趟,问一问那些做灯笼的师傅们,如果我要定制七千个红灯笼,不知能否在上元节前赶制出来。”
宋管事一听沈熙川竟然要七千个红灯笼,不由得吓了一跳。本想问问他要这么多灯笼做什么,但看了下其他几个主子的表情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于是也就不在说什么垂手退了出去。
等着宋管事离开之后,虞婉君和夏唯谨忍不住问道:“你要那么多灯笼,可是要做什么?”
闻言,沈熙川笑了笑,解释道:“方才听宋管事说,上京每年都会有花灯展。索性我们也借一下这波东风,好好帮沈园打一下名声。”
……
正月十二的时候,两大车尚未撑起的红灯笼运到了沈园。沈园的管事刘胜看到东家拉了这么多灯笼过来,整个人都有些蒙了。
一边看着沈熙川指挥着下人将灯笼往距离最近的清阁苑里卸,一边跟在沈熙川身边问道:“东家,您弄这么多灯笼作甚?”
看着一脸迷茫的刘胜,沈熙川笑道:“晚一些再同刘管事细说,不过,先劳烦刘管事将院内会写字的人都叫到清阁苑,我有事要同大家说。”
刘胜虽然不明所以,但东家既然发了话还是点头去了园内传话去了。待两大车灯笼卸完,刘胜也已经带着十多位会写字的下人来到了清阁苑。
“今日请大家来,是想让大家辛苦一下。看到外面那些灯笼了么?”见众人点头,沈熙川随手拿了一盏,继续解说道:“今日劳烦各位在这灯笼上写上沈园二字,时间有些赶,希望明天上午能全部写完。”
说完,沈熙川吩咐了刘胜准备好笔墨,而后又让他将清阁苑里的炭盆烧的足足的。这才点了十多位小厮,带着准备好的彩色布条作势出门而去。
恰时,雍亲王赵永和带着人赶到,看着准备出门的沈熙川,赵永和忙开口问道:“这么火急火燎的让人给我传信让我多带人手作甚?可是有人要找你麻烦?”
闻言,沈熙川咧嘴笑道:“没什么事,就是有些琐事要请王爷帮忙。”
说话间,夏唯谨带人捧着一摞下人的衣裳走了过来。看到赵永和已经到了,夏唯谨的眼眸不由得一亮。“王爷这么快就到了,既然如此,就请王爷的人马先换把衣服换上吧。”
雍亲王虽然不明所以,但看两人表情轻松,并不似有什么事也就放下心来,挥手让身后跟着的侍卫随夏唯谨去换衣裳去了。
“沈熙川,你们这是在搞什么鬼?”
听雍亲王这么说,沈熙川也不同他多解释,“到时候王爷就知道了。”说罢,沈熙川似乎想到了什么,紧跟着问雍亲王道:“王爷会写字吧?”
一听沈熙川这么说,雍亲王当即一阵气闷,一挥衣袖骂道:“废话!本王好歹也读了那么久的书,这么可能不会写字?!”
闻听此言,沈熙川不由得粲然一笑,拿起一沓灯笼和一只毛笔塞到了她的手里。“既如此,那就辛苦王爷一下,在这灯笼上写‘沈园’两个字即可。”
见赵永和瞪眼,沈熙川继续说道:“王爷放心,不会让您白辛苦的。哦,对了,王爷应当可以弄到内务府出来的烟花吧?能者多劳,还请王爷务必帮帮忙哈。”
说罢,不等赵永和反应过来,沈熙川便带着人疾步离去。徒留下赵永和留在原地,眼睛都要瞪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