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初春的天气,傍晚太阳温度已经明显下降,山顶凛冽的风还是有些刺骨。游客不多,大部分已经陆陆续续下山,只有零星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还在拍照。
“这也看不出来什么啊?”慕辰四处闲逛,一切都那么自然且平常。
“你看那边,太阳斜照的地方,有一片金色的反光,像是湖泊。”白露视力极好,【魔眼】带来的不仅有能力,连同最基本的体质也有提升。
“你是说,盘龙岛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古代的时候其实真的一座岛,群山环抱中的孤岛?”慕辰很快明白白露的意思。
“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来还有其他可能……只是千年的时间,很难说现在是什么样的地貌,也许整座山头都没有了也说不定。”白露又否定了自己。
“我查了一些资料,泰山这边的地貌变化不大,如果周致雨在就好了,他一定能看出来哪里曾经是湖泊。”风把慕辰的短发都吹乱了,慕辰把帽子戴上遮挡。
“这样没头没脑的寻找确实不是个办法……也不知道老赵到底能不能帮到我们……”白露想着实在不行就再冒险动用一次【魔眼】,像白盛景当时一样,把地点定位出来,可是定位需要有相关的线索。
“快看,快看,那边是不是着火了?”
“哪里哪里?不会是我们山下吧?山火烧起来可要命啊!”
“可是为什么有的火焰是绿色的?”
“好像还有人在周围,还不少呢!”
“怎么了?”慕辰也跟着人群极目远眺。
“那边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失火了。”有个年轻的小姑娘回答。
“那边是哪里?”白露站在旁边,迎着风。
“好像是高里山?”小姑娘问旁边的人,但是脸色突然变了。
“是……是吧……”旁边的人结结巴巴地回答。
“高里山?我怎么没听说过?”慕辰回想着泰山周围的山峰。
“快走,我们过去看看!”白露拉着慕辰朝下山的方向走去,顺便给慕辰讲了高里山的传说。
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之说”,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古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殿。
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汉书》中“上亲禅高里”之句说:“此’高’字应为高下之高,二死人之里;高里山在泰山前麓,是鬼魄之地。”晋代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均言泰山掌管生死,书中还有不少托梦做阴间泰山官职而应验的故事。晋陆机的《泰山吟》颂道:“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明人许仲琳在所编《封神演义》中,让姜子牙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我还说泰山正气凛然,没有这些邪祟,没想到竟是最大的魔神。可望山跑死马,从这儿下去,再到那边,估计火都灭了。”慕辰喘着气,跟着白露步步生风。
“那可不是一般的火,是磷火,我想应该和老赵说的那个孤坟有关系。也许,那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孤坟……”白露没人处已经跳了起来,一跃几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