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次日一早,陆安荀又匆匆去了开羊镇。
经过他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当年作保的牙子,还发现绝卖契书乃后来伪造,虽年份久远,但依旧能查到伪造的痕迹。是以,这桩田地买卖案被他推翻,重新判决。
这桩案子像是撕开脓包的一道口子,源源不断的腌臜从其中流出。百姓们似乎看到希望,陆陆续续地告发高家强行买卖田地的罪行。
这事一发不可收拾,县衙每天都能见到来告状的百姓,而且多与高家有关。
事情闹得过大,引起了高家侧目。
高府。
高家二爷焦急地走来走去:“大哥,再这么坐视不理,咱们高家在津阳积攒了这么些年的家底可就得赔没了。”
高元舟脸色不好看。
他倒不是因为开羊镇那点田地,而是高家在津阳的威望受到了威胁。
这么多年,高家在津阳宛若土皇帝。高家要买田,百姓们不敢不卖,还要乖乖双手奉上。可陆安荀一来,短短月余竟是令那些人胆大包天起来。
“大哥,你说话啊,到底该怎么办您拿个主意。”高二老爷道。
想到什么,高四爷问:“大哥,您不是派那干女儿去县衙了吗?可有消息?”
“哪能这么快,”高元舟道:“陆安荀软硬不吃,铁了心要跟我们高家作对。”
“那你还忍他做什么?”高四爷道:“我高家就从没这么憋屈过,大哥能忍,我可忍不了。”
高元舟问:“你想做什么?”
“若是大哥信我,不如将此事交给我。”高元盛道:“我保准不出两日,让那陆安荀老老实实。”
“你有何主意?”
高元盛道:“若是女色不能捆住陆安荀,那便挑他的软肋。”
高元舟忖了片刻,道:“虽然我高家容他,却不是怕他,此番敲打下也好,只是要掌握好分寸。”
高元盛道:“大哥放心就是。”
陆安荀忙他的案子,苏绾也继续忙看账册。百里言玉的效率很高,津阳县二十几个镇几乎收了一半税,若是遇到顽固之徒就地依法处置,这般雷霆手段倒是震慑了不少人。
而姜静媃也没闲着,有时在屋里抚琴,有时在院里修剪花枝,闲情雅致之丰富俨然将这当成了她家一般。
苏绾不理会,只要不触犯她的利益,她一律懒得管。
只不过这日,她跟云苓在书房看账册,姜静媃又来了。
“陆姑娘,”她面色带着几分歉意:“可有打扰陆姑娘?”
苏绾停下来:“有何事?”
“是这样......”姜静媃道:“我在这住了多日,平白这么等下去也不是法子。”
“你想走?”
“不是.....”姜静媃赶忙解释:“我想问问陆大人何时回来,有件事请他帮忙。”
闻言,苏绾笑了。
她盯着姜静媃看了会,说:“姜姑娘,我有几句肺腑之言想与你说,不知姜姑娘可想听。”
姜静媃望着她,微微局促:“陆姑娘请说。”
苏绾道:“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或许你应该清楚陆安荀已经定亲了。”
姜静媃点头。
“他不仅定亲,还对那姑娘情根深种。”苏绾厚着脸皮道:“他是不会看上其他女人的,你为何还......”
见姜静媃的脸色难堪,最后那句“死缠烂打”忍下来。
她继续道:“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你博得陆安荀喜欢,顶多也只能做个妾?这你也甘愿?”
“我观姜姑娘是个有学识有教养的女子,想来姑娘的亲生父母是极其宠爱姜姑娘的,更是对姜姑娘寄予厚望。若他们得知自己的女儿甘心做旁人妾室,他们会如何想?”
“陆姑娘误会了,我......”
姜静媃扯紧帕子,眸子些许湿润,她张了张口却不知如何解释。
“是否误会姜姑娘心里清楚。”苏绾道:“姜姑娘聪慧,才情和容貌皆不俗,若是寻不到亲戚也不能想着找个男人依靠。靠男人还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独立,才会风雨不惧。”
说到这,苏绾停下。不敢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估计姜静媃要哭给她看。
“我言尽于此,姜姑娘自行考虑吧。”她转身继续忙活自己的事。
而身后的姜静媃愣愣站了会,福了福,悄然离去。
云苓从账本里擡头,问:“姑娘为何跟她说这些?她既然甘愿受人指使来这,又岂会听得进姑娘的劝?”
苏绾叹气。
也不知为何,看见姜静媃总是令她想起大姐苏娴。她们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能隐忍。
苏绾不知道姜静媃隐忍什么,但她观察了这几天,发觉姜静媃并非不择手段之人,或许她有自己的苦衷,也有逼不得已。但不论是哪一样,姜静媃貌美,年轻,有才,还有美好的青春年华,不该如此选择。
她道:“我就随口一说而已,听不听是她的事。”
“不过姑娘有句话倒说得有趣。”云苓笑道。
“哪句?”
“陆姑爷对姑娘情根深种呢.......”云苓打趣完,笑着跑开了。
姜静媃回到屋里,盯着铜镜若有所思。
过了会,婢女紫莺进来,见她呆呆坐在那,自己则也选了张椅子坐下来。
“紫莺,”姜静媃喊:“壶中没热茶了,你去沏新的来。”
紫莺冷笑:“姜姑娘,你该不会真把我当你的丫鬟了吧?大爷派我来这可是督促你的,而不是服侍你的。”
她说:“我没怪你连累我,你怎么反而使唤起我来了?”
姜静媃咬唇,又继续听她说:“你真是没用,都来好几天还不能讨得陆大人半点欢心。上午大爷又催了,若你再不行就让我把你带回去。”
姜静媃一慌:“再给我些时日,我一定办到。”
“得了吧,这话你保证多少次了?所幸大爷也不全指望你,四爷说了,他会给陆安荀个教训,回头拔了他的反骨,届时你再温柔小意安抚一番,双管齐下就不信陆大人不就范。”
姜静媃问:“可有说什么教训?”
“这就不是你该操心的了。”紫莺说完,阖眼打盹。
姜静媃忧心忡忡,见紫莺在小憩,她只好自己抱着茶壶出屋。然而才跨出门槛,就见苏绾换了身衣裙欲出门。
倏地,像有什么东西从脑海中飞快闪过,姜静媃下意识喊住苏绾。
“陆姑娘等等。”
苏绾停下:“姜姑娘有事?”
“你这是......”姜静媃问:“出门?”
“正是。”
“敢问出门做什么?”
苏绾不解:“姜姑娘到底有何事?”
姜静媃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喊住她,但她有种强烈的预感必须拖住她脚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我.....我有个不情之请。”
“请说。”
“前两日见陆姑娘在看游记,而我......你也知道,我平日闲得慌,陆姑娘可否将游记借与我看看?”
“自是可以。”苏绾转头吩咐云苓:“你去书房把那本游记取来,我在这等你。”
“是。”云苓去了。
姜静媃又问:“陆姑娘要去哪?”
苏绾略微不喜:“姜姑娘,此前我跟你说的话希望姜姑娘能听进一二。另外,打探他人私事可不是君子所为。”
“陆姑娘误会了,我只是......”
“只是什么?”
“姜姑娘,”这时,云苓抱着书跑出来,交给她:“这是我们姑娘最喜欢看的游记,看完可要记得还才好。”
“当然。”姜静媃连连点头,张口还想再说什么,可苏绾没给她机会,径直带着云苓走了。
姜静媃沏茶回屋,总有些心神不宁。她坐在桌边,使劲回想此前脑子里闪过的那点东西是什么。
紫莺说高四爷会给陆安荀一个教训,会是什么教训呢?陆安荀人在开羊镇,况且论武力,高四爷是奈何不了陆安荀的。
除非......
姜静媃心下一惊。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毕竟以高四爷的性子,极有可能会做出那般下作之事。
她焦急地等了许久,直到午时苏绾也还未回,姜静媃等不下去了。
她猛地起身,大喊:“紫莺。”
紫莺被她吓得大跳,蹙眉正欲发火,就听姜静媃道:“紫莺,你想不想快些立功?”
“何意?”
“我想到如何引诱陆大人的法子了,你现在速速去备一辆马车。”
陆安荀坐镇开羊镇,因开羊镇的田地兼并最为严重,他直接将公堂开在了简陋的观音庙中。
告状的人颇多,围观判案的百姓也多,时不时还有人被拖出来打板子,引得人群一片叫好。
姜静媃乘马车到时,已经是下午未时。
她挤进人群中,看向正中央着官袍的男子。他一身正气,满面威严,对老幼妇孺温情耐心,对豪强乡绅疾言厉色。
听着周围百姓们夸赞“这是个好官啊,为咱们老百姓办事的好官!老天开眼了,咱们津阳县总算来了个好官。”
姜静媃隐隐激动,她张口喊“陆大人”,可她的声音淹没在人群中。
姜静媃继续往前挤,最前头设置栏杆,还守着两个衙役。
她想了想,挪到一个衙役跟前:“差爷,烦请向陆大人通报一声,我是从县衙来的。”
那衙役不认得姜静媃,瞥了她一眼,刚正道:“不论你从哪来,有冤情请递状纸,若是不会写状纸,呐......”
他指着门口一个坐在桌边忙碌的老先生,说:“找他,他帮你写,不收钱。”
姜静媃道:“我不是来告状的,我找陆大人有事,非常要紧。”
“你没看见陆大人正在审案?哪里得空见你?”
“差爷,是真的要紧,人命关天,还请差爷通报一声。”
衙役打量她神色不似作假,狐疑道:“你等着,我这就去通禀。”
没多久,陆安荀出来。
见到姜静媃面色焦急,他突然心头一跳:“发生了何事?”
“陆大人,兴许陆姑娘出事了!”
陈淮生正好也跟着出来,听了这话,忙问:“什么叫兴许,到底出没出事?”
姜静媃说:“陆姑娘早上出门,可一上午过去了也还未回,我猜想......兴许是出事了。”
陆安荀沉声问:“你到底知道些什么!”
姜静媃一怔,没想到陆安荀一开始就知道她目的不纯,恐怕陆姑娘也清楚了,不然早上不会跟她说那些话。
她迟疑了会,攥拳说:“是高四爷,高四爷说要给陆大人一个教训,我就想......”
未等她说完,陆安荀大喝:“备马,速回县城。”
这边,苏绾迷迷糊糊醒来,发现自己手脚绑着,眼睛也被蒙住了。
她内心恐惧,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回想今日经过。
原本是要出门买些书,可马车在巷子里突然被人撞翻,她还来不及呼喊,就有一伙人冲上来套住了她的脑袋。
混乱间只听见云苓喊“姑娘,姑娘。”
她拼命挣扎,那些人索性将她打晕了。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现在又是什么时辰,苏绾这会儿觉得有些饿。她早上才用过早膳,此刻感到饿想来已经过去了许久。
苏绾眼睛看不见,耳朵便格外灵敏。过了会,她听见脚步声由远而近。
“四爷什么时候来?”
“不清楚,老大让我们先看着。这娘们可真有劲,之前我捉她时,脖颈被她拍一掌,现在还火辣辣地疼。”
“你也不看看这是谁人,能跟陆县令上任的女人肯定也不是那种娇滴滴的。”
“对了,这事若是陆县令知道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