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陈之浩从蓝溪村家里出来后,日日忙着政事,把前任留的事务全部清理的干干净净,又时常到百姓家里去了解具情况。沅州多山地多水,养鸭户很多。春节一过,他就请来了胡东家和顾家的人,给他们看过燕回留下的东西。请两家在沅洲收购鸭蛋,做盐蛋和皮蛋生产与售卖的先行者,要求就是挂沅州盐蛋和沅州皮蛋的名号。顾、胡两家都燕回早就深信不疑,对于新品只会尽全力推行。当春天产蛋高峰期来临,沅州鸭蛋的价格没有波动,保持了两文一只。以往在旺季的时候鸭蛋最多只能两只三文钱,最差的时候一文一只。鸭蛋价格的稳定让养鸭百姓感恩涕哭,这样一年下来每只鸭子可能一年就多收入一百文左右,百姓收入等了保证。而胡家和顾家利用自己的关系迅速把盐蛋和皮蛋推向其它各地,沅州皮蛋和蛋盐全国风靡,鸭蛋价格甚至还有是涨的趋势。
在顾家和胡家推进皮蛋和盐蛋事宜时,陈之浩带人在乡间传授生姜的种植,他选择一些愿意尝试种植的家户,借于他十斤姜种,帮百姓选择适合种植的林地,传授其种植技术,等收获的时候再还他十斤生姜,只需承诺种出来生姜保证在不高于现在五十文一斤的价格首先卖给县衙。他这一出也是为了保证明年农户疯抢生姜当种,而今年种植生姜的农户愿意擡价,从而影响明年生姜种植的扩大。陈海被陈之浩带过来就一直跟进生姜种植,到秋天生姜收获季节,百姓们看到了成果,次年愿意种植生姜的农户就大大增多。
农户们收入增多,税收也就稳步增加。当然也有沅州大户给他难堪,但陈之浩的盐蛋、皮蛋和生姜都不依赖那些大户,陈之浩不多给他们眼色,当看着一波一波红利过去就再也坐不住,到底还是凑了上来。随着生姜种植面积扩大,生姜价格也连接两年回落,陈之浩为此又让陈海带着收集生姜运到外地,让外地了解到沅洲盛产生姜,进而许多商人到沅州来收购生姜,最后生姜降到了二十五文每斤就稳定了下来。虽然生姜价格对折,但它的产量高,又不需要种在水田,农户都愿意种植,比起来比养猪还划算得多,猪肉价格同样也是二十五文每斤。一年下来一头猪时时照看却也就一两百斤。
别人都说陈之浩官运好,当时随着农户养鸭数量的增长,鸭子数量猛增,鸭蛋容易外销,鸭子却不太容易外销,鸭子的运送比生姜麻烦太多,陈之浩正为此犯难时,一家府城赵姓人家的酒楼就到了沅州开始收购鸭子,并在当地建了食品坊,做出了一种世人没有见过的酱板鸭,酱板鸭的出现虽然比不上香肠火爆,可解决沅州一地的鸭子还是可以的。从此,沅洲又多了一种代表性的特产,沅州酱板鸭。
陈之浩却不认为这是他运气好,他从酱板鸭事情的身后,看到了燕回的身影。于是他几次上访赵家,没有想到赵家并不想与他打交道,他也只有无可奈何的叹息。
要说他这几年遇到的难题,无非就是他的上司樊安知府吴宪,此人对沅州产出的盐蛋和皮蛋心存忌惮,使人传谣这两样东西食用后对身体不利,后来胡家和顾家联合起来,又请来杏林馆的医生说明,才解决了此事。吴知府一看打压不成,又开始拉拢,那年吴知府在晏席上给他的酒里加料,将一个义女塞进他的房里,幸好他因吴知府的打压而提前有防备,在晏前就已服用了药,一夜无事。只是后来吴知府却硬是将自己的义女送到他县衙,他也不想跟吴知府正面冲突,将那义女放在后院不予理会。
外人说他的官运好,说他有才能,其实他只是有燕回罢了,没有他的燕回就没有他这一切。只是他的燕回现在在哪里?过得如何?三年来他都是非常忙的,也只有忙着才不觉得心空。他把跟燕回一起的过去回想无数次,确认燕娘是钟意他的,钟意一个人是骗不了人的,就如他心悦燕娘。可她为何离开,他还是想不到原由。燕娘离开他伤心,但他不恨燕娘,一定是他做错什么大事自己还没意识到,才让燕娘离开,燕娘从来都不是不讲的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