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李芳波炸石方是不是引发了山体共振?是不是加剧了泥石流的速度和规模?都需要再作详细论证。
倒是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发现如今的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进伟脱不掉干系——十几年前,李进伟曾担任过世平县县委常委,并在同年被安排到少水镇兼任镇党委书记。
在当年的水库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他收尽好处,上下打点,最终中标建设水库大坝的建筑公司根本不具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资质。在随后的验收过程中,从上至下的官员、干部更是直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关乎几代村民生死存亡的性命工程,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竣工验收了。
还有现任县委书记舒昌,在数年前担任世平县林业局的党委书记时,不顾群众利益,违规授意下级林业部门胡乱批、发砍伐许可,甲马坎山脉不少靠近村庄和乡村道路的自然林木,都被当时沉迷炼桉树油的基层官、商大肆砍伐,违规种满了桉树。
如果在晴天从上空鸟瞰整条甲马坎山脉,就能看到密密麻麻令人感到不适的桉树林,叶片反光、泛白,东边一块,西边一快,突兀地镶嵌在一片静谧的绿色中,就像山脉被打上了补丁。
世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一众官员和少水镇镇政府的干部、办事员,自然也没有逃过这一次清算,王明祥在一个清晨被省纪委监委的人,从家里的床上直接带了出去,就在他被带走的 当天,两份涉及到他下与郑德多等多名村官、上与上级领导之间形成利益输送链的书面证据,很快被送到了调查组的手里,一份署名董国华,另一份署名吴孟林。
政治洗牌向来如此,只要进去一个,外面的人甭管沾得深不深,都别想睡安稳觉了,调查组在少水镇和世平县走来走去这段时间,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连夜起来背诵党章,又有多少人等着怕、怕着等。
这一次,整个世平县的政治体系几乎全部打乱重组了一遍,一个叫罗丽的干部,由省委组织部直接考察,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异地调任世平县新的县委书记。
罗丽正式上任那一天,正是高考的日子,森林里的野生菌也应景地探出头来,凤丽在考场上“刷”地一声铺开试卷,奋笔疾书,三美则带着几位姐姐,一头钻进林子里,采收今年的第一茬菌子。
三美承包的这片林地面积不大,但又一个无法替代的优势:它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爬升,接近木屋的部分还是一些寻常的松针树,譬如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它们之间长得不算太近,但距离又恰恰好能够让地面上的灌木和野草在酷热时能够躲避炙烤,在晨夕又能得到阳光雨露。
这个地带最容易长干巴菌,黑黑的,丑丑的,不经意间路过它时,会先闻到一阵腐败的气息。犹如香水有前后调,干巴菌也是,腐败气息过后就是松针叶混合着青草的香气,凑近时甚至能闻到干贝和雨露的气息,它的样子就像一块被人扔在路边的干牛粪,只有老饕才知道它和皱皮青椒、大蒜一起炒熟时,能给味蕾带来什么样的奇迹体验。
再往高处走就是一些针叶林、阔叶林、阔叶混交林,还有冬瓜树、水松、秃松、毛叶坡垒之类的树种,到了这里,就算是真正踏进菌窝了,最先出场的就是山民看到都不稀得采摘的扫把菌,也叫珊瑚菌,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有的白色中带着一点淡紫,还有的是橘色渐变,各式各异,宛如珊瑚。因为实在是过于常见,山民几乎都不会采摘它,三美几人看到它,也就是看几眼,就继续往上翻找了。
她们今天的主要目标是牛肝菌。
牛肝菌,一个神奇的菌种,头一天进林子时,地面上还是静悄悄的,一点迹象都没,第二天,各种颜色、各种品类的牛肝菌就在一夜之间破土而出,不论生长方式还是外观,牛肝菌都像森林里一个五彩的美梦。其中最受市场欢迎的就是见手青,整朵菌子的颜色是过渡得十分天然且摄人魂魄的红黄色,它的学名叫兰茂牛肝菌,菌盖肉质饱满,表面有绒绒的质感,菌柄周身遍布细细的网格状褶皱,只需轻轻一碰,菌子就会在刹那间由橙黄色或者橙红色变成骇人的蓝青色——蓝青色向来不是食物应当有的颜色,于是见手青就成了每年菌季最先使人中毒的菌种。
即便如此,它依然是市场的宠儿,得知开采的消息后,马老板就点名先要一批牛肝菌。
三美她们格外小心,在采摘过程中完全遵循农科站的干部们培训时教给的方法,太老的不管,太小的不采,要采个头合适、大小差不多的。
先小心翼翼地拨开覆盖在菌盖上的树叶,再轻轻拍一拍伞盖,让孢子充分散落,再捏住菌子根部,把菌根以上的部位采掉,最后再用树叶把残留在泥土里的菌根覆盖起来。
这样细致的采摘程序自然是比从前的速度要慢得多,但她们并不心慌着急,几个人并排走着,虽互相看不见身影,偶尔互相喊两声,也能立刻得到回应,待到凤丽写完语文试卷上的最后一个字,长舒一口气盖上笔帽潇洒交卷时,三美她们也背着箩筐下山了。
大家聚在木屋清点收获时,三美才真正意识到她这个包山采菌的主意究竟有多妙!五个箩筐里,装满了见手青、黄赖头、白葱、黑牛肝、美味牛肝,品相自然是没的说,和之前做收购商时看到的零散菌子不同,这一批牛肝菌的个头均匀,伞盖开得恰到好处。历经了半年的等待,事实证明,包山采菌这个决定,三美做得对极了。
把牛肝菌按种类分开,称好重量、登记完以后,就立刻装箱放好冰袋让王凯拉进省城,整个过程只用了半天时间,比之前先收购、再运送不知道快了多少,收到牛肝菌的马老板简直笑弯了腰,为着王凯的脚力,还给他买了一包好烟。
王凯本来就不抽烟,想想路上总有用得着的时候,也就接受了。他擦着车厢,收拾着没用上的泡沫箱子,心里暗暗感叹,之前还真是小看了三美,经过这几次的事儿,他察觉三美甚至比日娃机灵得多,不禁感叹怎么就自己的脑子生得这么笨,只能给他们干点出力气的活。
第二天是青头菌,第三天是杂菌......等到凤丽考完试,第一轮采收也暂告一个段落,等到下一场雨来临时,再进行第二轮采收,如此反复,直至雨季结束。
原本说好的是凤丽在高老师家,帮着她做饭做家务,等到出了成绩、报完志愿再回乡下,结果s没等出成绩,凤丽就闹着要回来,三美没辙,只能依了她。两姐妹商量好,凤丽收拾行李,自己去坐班车回去,三美再到村口接她,没想到日娃非说高考完回家是大事,要弄什么仪式感,一大清早就载着三美进城,又在花店买了一束小花,恭恭敬敬向学校保安讨了出入批条,直接接到凤丽的宿舍楼底下。
同学们不知道情况,看到又高又黑的日娃,只当是凤丽的男朋友来了,在宿舍里起哄,直到三美从车上跳下来和日娃站在一起说话,大家才没劲地散开。凤丽瘦了很多,脸上的婴儿肥几乎退干净了,长成了一个大人的模样,她左手一包东西,右手一包东西,告别舍友,像只大青蛙似的弯着两个大腿滑稽地下楼。
日娃一边笑她一边迎上去接,看到专门给自己准备的鲜花,凤丽高兴得又蹦又跳,三美的心情和天气一样明媚,她感到一种由衷的舒适,没有一个词语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此刻的心情,这种舒适,就像酷热的夏天突然飘来一朵巨大的云,很常见,但可靠。
就在此时,冯玉斌打来了一个电话:“三美啊,你和日娃有空来我这里一下,新来的县委书记计划找你们办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