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言情 > 一碗水 > 第64章 第三十二章 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下)

第64章 第三十二章 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下)(2 / 2)

何氏和山下商社的合作一直很好,何氏的品质高,供货稳定,山下智久也讲信用,从来没有拖欠过货款,但是今年山下商社遇到了一个问题。

山下商社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连锁超市“八井”

虚构

的供货商,和他们合作快10年了,从前年,也就是山下智久到中国考察之前,八井开始向所有供货商收取一些费用,店庆费、促销费、进店费......

因为金额不算太大,只是利润低了一些,所以山下没有拒绝。毕竟一个大的超市得守超市的规矩:品种、价格、质量、结账方式、供货条件等等。单家供货商势单力薄,根本不具备和这些商业大鳄对话的条件,于是从今年开始,八井向供货商提出一个条件:报价减少5‰。

千分之五,听起来是一个很小的数字,然而具体落到每个供货商头上时,就变成了至少5%的利润蒸发。

我没有仔细算过,懂行的大佬请指正。

减少5%的利润,意味着背后更多的企业要经受更大的冲击。

因为在供应商的背后,是更多的企业。山下商社只做农副产品,可它需要农副产品(农业)、机器(工业)、电力(能源)、包装(化工)......等等企业,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在这个产业链中,处于最高的就是零售商八井。

八井的市场占有率实在是太大了,它它的手指动作,调整自己的姿态。

这样的垄断,变相把经营风险转嫁到所有供货商身上,与八井的利润相比,山下商社挣的都是辛苦钱,可已经合作十年了,山下商社已经太过依赖于八井,现在八井要求降价5‰,山下商社要是答应,那就是抽自己的血为八井染嫁衣。

可不答应,就只能解除合约,一被解除合约,就只好破产。

山下商社破产,何云道就得跟着遭殃。

他的生产线投入太大,前期成本已经垫进去了,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新的合作方,那么生产线停一天的损失,比它空转一天的损失还要大,更别提还有劳动力的事情。

关掉电源,增加生产线时投入的贷款,利息还在滚着走;继续开着,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人要,也是亏。

现在何云道是停下来也不行,继续走也不行,好好的一单生意,没想到会变成一个死局。

现在何云道的困境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困境,他一倒下,那么多的员工怎么办?依赖给他供货的菌商和菌农怎么办?世平的经济怎么办?

现在上到县政府,下到普通菌农,大家都站在浪涛里,究竟如何逃出被淹死的命运?

想到这里,董国华倒吸一口凉气,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三美,见到三美紧紧皱着眉头,惊讶和后怕让她忘了考虑何云道的感受,直接对着三美道:“你当初是不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才放弃山下智久的?”

何云道听到这句话,猛地擡起头:“我以为你只是不想竞争了。”

几个人都看着三美,期待着她能说出一句什么振聋发聩的话来,三美的眉头渐渐地松了下来,她“呃......”了好一会儿,才不确定地说:“我就是觉得,林子里只长松茸也不是好事,什么菌子都长一点,才会每年都有更多的菌子......”

三美的大白话,却说出了市场竞争的真谛。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健康的市场。每一家大型垄断企业的出现,背后就是300家小店的灭亡。

可买东西的人还是原来那么点儿,原先开小店的这些劳动力又不可能全部被大企业吸收,他们只能要么成为雇员,收入下降,要么失业,经济上陷入贫困。

经济贫困的人多了,社会问题只会增不会减......

三美没办法讲出如此学术的理论,但她心里就是一直有一个相当朴素的概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当美好商贸可以扩张时,她选择了急流勇退,退回山林里,专注于最开始的目标。

董国华的谨慎来自于经验,何云道的进取来自于野心,而三美对于生意的理念仿佛来自于天然。似乎她总是天然地遵循着森林里的法则,并在每一次选择出现时,根据天然的本能做出选择。

何氏的困局怎么解?这一次三美的本能还会管用吗?

最新小说: 师妹威武 尊主夫人要上天了 婚如骄阳 我都大乘期了,系统叫我莫欺少年穷? 大唐乐圣 取经?唐三藏连灵山都打下来了! 厚黑救世主 被动技能是永得第一[无限] 英年早婚 华山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