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2)

第 52 章

不得不说,这个又字用得极妙,也用得引人深思。

一干臣子们面面相觑,神情皆是微妙无比。所有人都知道陛下最是疼爱慎王殿下,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比之诸位皇子还要上心,没想到私下里也会有打骂之时,且还不止一次。

这些能受召进宫议事的臣子,无一不是精明能干之人,又岂会不知皇室之中的龃龉。早在先太子出事之时,便有不少人猜测怀疑。然而再多的猜测和怀疑,也抵不过权衡局势。

所谓时势造英雄,不乱则不变,有变才有契机。先帝和先太子先后殁,今上匆忙之中接任皇位,随之而起的是原本并不显山露水的柳家。当时还在明书阁任职的柳学士一跃成为宰相,柳家也因此声名鹊起。

谁不想要从龙之功,多少人伺机而动,多少人羡慕柳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没有那样的机会和运气。

如今的柳相,俨然群臣之首的模样。他与谢太傅并立在最前面,两为同为文官中的楷模,此时都端着一样的严肃脸。

这时里面传来陛下的怒斥声,“姜氏,尔居然敢躲!”

“陛下,臣妇没躲,是王爷没有站稳……”

“你这个无礼无尊的妇人!”

“陛下这么说臣妇,臣妇不服。太后娘娘赐婚的懿旨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她说臣妇柔明之姿、纯良敏慧,这才把臣妇赐婚给王爷。”

皇帝气得眼珠子直瞪,他尽施着自己帝王的威压,没想到姜觅像是压根感觉不到一般,犹在那里委屈不忿。

真是个蠢货!

“皇叔,她欺负我,她打我,我不要她当隽儿的王妃!”

皇帝听到萧隽的话,愈发心头火起。

“隽儿,你告诉皇叔,你说的可是真的?”

“陛下!”姜觅急道:“他一个傻子说话信不得,他说不要臣妇,那臣妇可不依!原本臣妇也没想过要嫁他,是太后娘娘非要赐的婚。臣妇的脾气坏性子不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太后娘娘难道事先不知吗?臣妇都和太后娘娘娘说了,说臣妇已有心悦之人,太后娘娘非不听,还要将臣妇指给王爷。现如今不想要臣妇了,臣妇招谁惹谁了!”

殿外的臣子们听得是清清楚楚,一个个表情越发的微妙。

阖京上下谁不知道这位慎王妃的脾气秉性,太后娘娘应该一早已知。既然性子如此不堪,且还有心悦之人,哪家长辈也不愿意给自家小辈聘娶这般女子。

但太后娘娘不仅聘了,且还是指婚。

“婚姻之事无不是父母之命,这门亲事是你母亲在世时定下的。”皇帝恼怒的声音从殿内传来。

这个蠢货还敢攀扯太后,真是好大的胆子!

姜觅不服气地反驳,道:“我母亲早已故去,一无婚书二无定情信物,光凭市井传言就认定这门亲事,那也太过随便了些。”

“有人为证,谢老夫人便是证人!”

谢太傅闻言,揉了揉自己的耳朵。

他讪讪地对柳相道:“我那夫人年纪大了,别人问及她此事,她想了半天说或许有。谁知以讹传讹,竟变成这般局面。”

所以太后娘娘在赐婚之前,居然没有和谢老夫人对个证。

这婚事还真是随意。

姜觅一句顶一句,顶得皇帝恨不得当场将她赐死。皇帝那叫一个气,凌厉的眼神看向她时如同看一个死人。她仿若一无所觉,先是心虚地眼珠子乱转到处看,然后不知想到什么一脸愤怒地瞪了萧隽一眼。

萧隽指着她,向皇帝告状,“皇叔,你看她,她瞪我!”

皇帝额边两xue突突直跳,脑仁已是疼得厉害。

他后悔了!

怪不得先人说宁与智者争辩,莫与愚者言语。早知这蠢货蠢到如此地步,他真不应该同意这门亲事。

“太医,太医呢!”

早有太监去请了,这时一个年迈的太医被拽着跑得飞起进了殿,气喘吁吁地给萧隽的额头上药包扎。

在此期间,姜觅已经被皇帝刀子般的目光凌迟了无数遍。

她像是感受不到一般,还有心情打量着殿内的布置。在那张薄皮卷上,除了皇宫整体的布局图外,还有几处宫殿的构造图,其一就是这座勤政殿。

这里正是当年先帝与南平王争执之地,听说南平王离开之后先帝一直待在殿中,直至怒火攻心而亡。

先帝驾崩之后,传国玉玺也跟着消失,所以萧昶才会用窃玉之罪抄了南平王府。若此案是他设计,那么查抄南平王府之后玉玺便应该被找到。

但事实并非如此,哪怕南平王府被抄了一个底朝天,玉玺依然无所踪。这些年来萧昶所用的玉玺是宫廷巧匠仿制,并非那枚元祖皇帝传下来的传国玉玺。

她望着头顶精美的绘顶,再流转到四面的雕梁画柱,脑海中浮现的是薄皮卷上的构造图,并与之一一对应。如果玉玺并未丢失,而是被先帝临终之前放在某处了呢?

她若有所思之时,萧隽已经上完了药。

老太医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皇帝让太监一一记下。如此看重仔细,谁不说他是一个疼爱侄子的好皇叔。

包扎好的萧隽看上去惨兮兮,十足一个受尽欺凌的小可怜。好在一张脸十分能打,便是小可怜那也是好看的小可怜。

或许是他的惨状让皇帝的心情好了些,那如阴沟老鼠的眼神里多了一丝隐蔽的痛快,在看向姜觅时的目光也少了几分杀气。

姜觅冷笑,这黑心肝的玩意儿怕不是还指望她日后折磨萧隽呢。

果然连她刚才的不敬都计较了,还摆出一副长辈的模样对她宽仁交待。“姜氏,如今你已是萧家妇,好生照顾隽儿,以前的事朕既往不咎。”

“臣妇知道了,以后一定好好照顾王爷。”

照顾两个字,她几乎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但凡是长了耳朵的人都知道,她说的照顾可不是真正的照顾。

萧隽拼命摇头,“皇叔,隽儿怕。”

殿外也有人摇头。

可怜这位慎王殿下,人都已经傻了这么多年,还娶了这么一位王妃,日后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

还有人记得十八年的那位冰雪聪明的皇长孙,何等的聪慧过人,何等的天赋绝伦。先帝曾不仅一次带他上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他有先祖之风。

那时谁不知道先帝对他的喜爱之情,没有人怀疑他会成为将来的储君,也没有人怀疑他会继先太子之后登上帝位。然而世事难料,无人想到先帝之后坐上龙椅的居然是当时毫不起眼的二皇子。

皇帝正在温和地安慰萧隽,“隽儿不怕,有皇叔在呢。你们去给你皇祖母请安,你皇祖母会好好教她以后如何以夫为尊。”

一个嫔妾,哪里是什么皇祖母。

姜觅不耻着,垂了垂眼眸。

萧隽空洞的眼神全是茫然,木木地点着头。

“姜氏,你切记好好照顾隽儿,若是照顾得好,朕必重重有赏!”

若是照顾得不好呢,是不是就装作看不到?

这个老阴阳人!

姜觅心下冷笑,不太甘愿却恭敬地应了。

在皇帝让他们退下时,她走在了前面。萧隽可怜巴巴地跟在她的身后出殿,殿外的那些臣子们不少人对萧隽投以同情怜悯的目光。

她擡着下颌,面上尽是娇纵与嫌弃。走了几步之后她故意装模作样地去扶萧隽,不冷不淡地说着,“王爷,我扶你。”

富丽的宫殿重重,衬得他们的身影是那般的渺小,却又艳绝无双无法忽视。众人看着他们的背影,有人摇头叹息。

从前殿去后宫,途中会经过东宫。东宫如今的主子是柳皇后所出的皇长子萧仁,萧仁三岁时被封为太子,此后一直住在东宫。

东宫是萧隽五岁以前的居所,他记忆中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发生在这里。宫殿前的那处角亭,曾是父亲最喜欢读书之处,也是母亲最喜欢小憩的地方。

他记得宫墙的一隅被开辟出一小片花圃,平日里母亲极爱在那小花圃中种花养草。不论茶菊兰梅,母亲总能侍弄得极好。

他们一家三口居于此,如同世间最为寻常普通的人家。双亲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父亲爽朗的大笑声,母亲温婉的叮咛声,仿佛穿透过去的岁月,再一次浮现回想。

最新小说: 师妹威武 尊主夫人要上天了 婚如骄阳 我都大乘期了,系统叫我莫欺少年穷? 大唐乐圣 取经?唐三藏连灵山都打下来了! 厚黑救世主 被动技能是永得第一[无限] 英年早婚 华山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