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给李长安送来密信的,是一月前便混进龙泉山庄的王府谍子。
出了厅堂,并未出别院的李长安站在院门边的墙根下,正听着身边庄内仆从打扮的谍子回禀今日打探来的第一手消息。
各大宗门有意隐藏实力,欲在擂台上争一争盟主之位的相关情报,李长安大都不予理会,只让谍子言简意赅挑紧要的说。
谍子迅速重理思绪,一面不忘留神厅堂内周通文的动静,一面低声道:“一个时辰前太白剑录堂的左公明及其师妹刘太贞抵达庄子,同行的其中一人确定是武陵王府的白灵官无疑,另一人做男子打扮,属下有八成把握认定此人是武陵王。”
李长安勾起一抹嘴角,“终于来了,我就说姜凤吟怎能坐的住。”
谍子似有疑惑道:“只是其中并无可疑之人。”
李长安微微擡眸,平淡道:“姜凤吟本就对姜松柏有嫌隙,姨娘外甥联手做套的可能不大。”她停顿了一下,“但以防万一,还是着人盯着点儿。”
若算起来,对于东越太后之死袖手旁观的自己,新仇显然大于对姜家皇室的旧恨。这回又是在姜凤吟的地盘上,近水楼台掺和一手却也说得过去。
李长安侧目瞥了一眼这个年轻谍子,问道:“王府那边送信来的人是楼解红?”
谍子微微低垂着头,眼神闪烁了一下,口齿不如方才那般利索道:“回禀王爷,原本……玉姑娘是……”
李长安摆摆手,显然无意再听下去,吩咐道:“今夜你就好好盯着周通文,旁的事都不用管,他若不开窍,该点醒的地方就点醒,即便被他猜出身份也无妨。”
谍子应声称是,见李长安要走,又有些欲言又止道:“王爷……”
李长安回头望了他一眼,“还有何事?”
谍子出身花栏坞,是玉龙瑶一手带出来的,但早前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受过楼解红救命之恩。两相权宜下,到底是忠心占了上风,于是道:“启禀王爷,楼头领是带着小姑娘一同上的山。”
李长安反应出奇的平静,只微微点了点头,便走出了别院。
年轻谍子莫名有些心寒,外人说他们王爷生性凉薄,如今看来多半属实,不若谁家师父狠心将自己唯一的徒弟丢去吃人不吐骨头的关外,且不闻不问一年多光景。莫说一个正值风华的小姑娘,就是成年男子也不定受得住这般苦头。谍子轻声叹息,转身走向厅堂。
走在花草暗香的小径上,李长安放缓了步伐,思绪如风卷云流。那年出长安城,雨中驿馆里,毫不掩饰野心勃勃的姜松柏与她定下了一个“我主庙堂,你主江湖”的口头约定,但这一切都是在姜松柏能够顺利坐上那张龙椅的前提下,如今镜花水月时过迁境,便翻脸不认人倒也符合姜家女子的心性。李长安不自觉勾起嘴角,想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不得不承认是一招天时地利的妙棋,但你姜松柏还是嫩了点儿,比起姜漪仍是差了那么丁点人和。
脚下一顿,李长安喃喃自语:“还有一个人,得去见一见。”
一阵清风拂过树梢,原本便幽静清香的小径彻底归于宁静。
庄内最西角一处僻静别院,才走出院门的萧潇忽然停下身形,转头望向夜幕之中,跟在后头的壮硕女婢险些撞上,回头瞧了一眼,疑惑道:“小姐,你看什么呢?”
萧潇收回目光,继续前行,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淡然道:“没什么,走吧,赶紧回去睡觉,我乏的很。”
院内书房中,刚送走自家妹妹的年轻男子靠在椅背上揉捏眉心,似有一阵微风拂面,当他再睁眼,便见一人悄无声息的立在案前。与先前萧潇所描述的相差不离,破斗笠,刀疤脸,穷的冒酸气。
李长安没从这个面如敷粉的“芙蓉郎”脸上看出半点惊慌失措,而是极其神态自若的站起身,走出书案,恭恭敬敬作揖施礼道:“鄙人萧澈,拜见北雍王。”
李长安眉峰一挑,“你怎好似知道我要来?”
一副柔弱书生模样的萧澈淡笑道:“方才小妹说她白日里面见王爷时曾提过鄙人一嘴,以王爷的聪明才智,想必十有八/九会来一探究竟,其实即便王爷不来,鄙人也理当去拜会王爷。”
李长安不是很喜欢跟这种聪明过头的读书人打交道,但也不厌恶,于是道:“那你再说说,本王为何而来?”
萧澈也不含糊,当即撩袍跪地,语气十分诚恳道:“此之前,恳请王爷宽恕鄙人之罪,再说其他不迟。”
李长安微眯起眼,故作糊涂道:“你我不过初见,何来有罪?”
萧澈始终垂头,却不卑不亢道:“鄙人之罪不在王爷,而在己身,还请王爷给鄙人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李长安朝书案上瞥了一眼,轻笑道:“可以,起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