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千年以降,若要点评出十场最为惊心动魄的奇袭战役,除却那场兵家必谈的封丘之战,这场始于天玺元年冬末,被后世称之为“开山之战”的战役,必将位列前茅。
当那条延伸出几里路的运输长线,顶着不约而至的风雪艰难前行时,当那些北契士卒正听到耳边呼啸的寒风中夹杂着震震马蹄声时,一朵朵猩红血花已在白茫大雪中迎风怒放。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北雍骑军,这支本就人数不多的辎重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犹如岸边的碎石,眨眼间便被浪潮吞噬殆尽。
冲在最前头的洪士良迅速解决掉面前的敌人,立即调转马头追赶一名不战而逃的北契骑卒,但很快他便发觉对方战马的脚力略胜于他,在他下意识摸向箭囊的时候却意外摸了个空,这才记起出关前所有弓弩都分配给了赵魏洲,而他麾下的这支骑军除却必配的雍刀,只有一杆骑枪。
洪士良来不及多想,扛枪在肩,许是将那名倒霉骑卒当做了杀父仇人,这一枪掷出的又狠又准,直接穿透胸膛,当场落马死绝。洪士良策马绕过尸首,顺带拔出骑枪,手腕一抖,振臂高喊:“不要停下,继续往东!”
一名年轻骑卒从他面前策马而过,端着手中骑枪,迎面捅穿一个拔刀挥砍的北契士卒,接着借助战马前冲的惯性拖拽出一小段距离,待人彻底死透后,那名年轻骑卒极为娴熟的手腕一转,从死尸胸口抽离出骑枪,继续寻找下一个枪下亡魂。
从头到尾,行云流水,丝毫看不出这支连幡号都没有的流民军是头一回上战场。
洪士良震惊之余不由的四下张望,先前行军路途中尚且看不出这些赶鸭子上架的流民骑术如何,眼下亲眼所见,不说与燕字军的精锐骑军相比,至少绝不逊色北平郡的正规骑军。战力只比瘦驼县的驻守骑军略逊……不,是旗鼓相当!
身为泷水郡洪府的将种子弟,早先洪士良理所当然瞧不起这些出身卑微的关外流民,平日里也看不惯他们卑躬屈膝的谄媚嘴脸,更不相信李长安所说的扬名天下,就这帮不入流的青痞无赖能有什么出息?碰上呼延军的正规骑军,怕是吓得连马都坐不稳。可他哪里知道,这些曾在那座虎狼之城,为求生计不择手段的流民,究竟身处何种苦不堪言的绝境。不仅有城内帮派之间的明争暗斗,还有城外来去如风的凶悍马匪,更夹在北契的黑马栏子与北雍的游猎手之间,每日都游走在生死边缘,若只是以练兵程度而论,当今世上没有任何一支骑军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毕竟没谁会死在自家演武场上。
洪士良此时才恍然明白,为何这支骑军只配一刀一枪,一来是弓弩数量不足,二来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支战力远超想象的骑军就是为了正面冲锋而存在!李长安想要一口气吃掉相隔百里的两条粮草线,对敌我双方而言都没有停歇喘息的机会,只有马不停蹄的冲锋,才能换取一线胜机。
“后面身上有火折子的,顺手烧毁粮草车,其余辎重不必管,北契的战马,谁先抢到手归谁,一匹都不要留下!”
女子的嗓音犹如在耳边,洪士良却未曾看到那个青衫身影,方才冲撞之间好似走散了,他拨转马头随大流前奔。
这些首战大获全胜的流民骑军正处在激昂的兴头上,有一个连宰北契骑卒抢了两匹战马的年轻汉子哈哈大笑:“王爷,小的若再杀七八个蛮子,能不能用这两匹战马换个官儿当当啊!”
周遭几个骑卒顿时来了劲儿,也跟着起哄。
“王爷,别听这小子吹牛,小的宰十个北蛮子,能不能换个标长!”
“滚你娘的蛋,王爷,小的能宰十一个!”
“王爷,小的至少能杀二十个!”
“你他娘的都吹没边儿了,我可看到了,刚才你连刀都没拔!”
治军严苛的燕字军哪能有这幅场景,把默默跟在一旁的洪士良看傻了眼,心想这帮流民到底是没见识,瞎嚷嚷个什么劲儿,都不知道李长安在哪儿,能不能听见,就只顾自己说的痛快。
哪知,念头刚起,耳边就响起女子的冷哼。
“行啊,你们若个个这般有本事,莫说区区标长,想当将军本王都答应!”
洪士良只觉汗毛倒竖,那年纪轻轻的汉子也不知是心宽,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依旧大大咧咧的朗声道:“那咱们可说好了,您堂堂北雍王到时候可不能赖账!”
女子不屑的又一声冷哼,再没了动静,看那年轻汉子的神情倒不怕李长安真不认账。
不知为何,原本心灰意冷的洪士良忽然觉着心中燃起了一道火苗。虽然方才只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但他逐渐开始相信,这支不入流的流民骑军,或许真的可以与呼延骑军一较高下!
倘若不幸有去无回,也至少能做到搅乱敌军后方,这便意味着一直处于被动境地的北雍终于有了反杀的机会,而他们正是扭转全盘战局的起点。
距离剑门关粮草线尚有五十里路,庞大的万人骑军所展现出的训练有素,又给了洪士良一次意外惊喜。骑军冲锋过后,必定需要减缓马速调整阵型,哪怕是在奔袭途中也需要通过细微调整来保持最佳的冲锋状态,这考验的不仅是领头骑将的意识,更考验平常训练中骑卒之间培养出来的默契。上千数目的骑军能做到阵型不乱已是不易,更别说上万人。洪士良麾下的几百亲骑,是在一次次与关外马匪的交锋中磨砺出来的,但也不敢去跟燕字军前三甲的骑营相比较,可这支骑军俨然已有了几分叫板的资格,在先前那拨小冲锋过后,前头散乱部队就已迅速集结,整军阵型始终保持在二十骑为一列,虽远不如正规骑军那般整齐划一,但至少井然有序。
先前落到阵型偏中段的洪士良,终于在二十里路之后,追上了前头的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