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165
和唐陌相处久了,苏平摸出一点门道来。
这孩子挺闷骚。
别看他一脸的冷淡,其实挺想跟你八卦的,哦不分享的。
于是,苏平立马放下手中的名单,道:“怎么回事?”
送信的小将军嘴边一下子就咧到耳根上了,“将军前段时间收到乌木境内有人与章国联系,想要内应外合时,就猜中了,章国会来个围魏救赵。”
明面上,要从乌木那条道上走,实则是想趁着你们得到消息去往乌木的时候,他们好从西桐这边杀过来。
章国毕竟是举全国之力,饶是国土不如北向大。
可北向这些年来百姓过得并不太好,人口数量增加不多,但章国却不同,人口总数甚至比北向还要多不少。
这年头打仗又没什么高科技,主要还是靠人海战术,章国人又一心想吞并北向,是以在军事方面下足了血本。
这些年也一直在养精蓄锐,用西桐来牵制北向。
自己则暗戳戳的与乌启联手,先灭西桐,继而乌木,最后又从北境进入北向。
这次他们依旧是打草惊蛇,调虎离山,最后再声东击西。
苏平这会儿算是明白,唐陌与他同行的目的了。
每一步都踩在了对方的点子上,最后再来一个反杀。
小将军满脸钦佩一地看向唐陌,道:“将军,这次一本杀敌两万人,我部受伤123人,不过都是轻伤。”
苏平奇怪道:“不是说开局就用火炮轰了吗?怎么还有人受伤?”
小将军叹息,“对方这次倒是学乖了,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弓弩过来,咱们一时没防备,第一批火炮手就受了点伤。”
苏平道:“若是这样的话,咱们还须再做一些防预的东西出来。”
西桐的关口他瞧过,就在山上开了条道,若是对方直接爬到山的另一边上来,他们确实不好防备。
小将军道:“大人放心,田将军已经派人开始踩点了,刚好杨二爷带人在西桐,便与田将军一起商量着怎么在山上建哨所,即能防备敌人,也能给咱们办几个制高点。”
苏平笑道:“那可真好,辛苦大家了。”
小将军猛然被夸,红着脸道:“不辛苦,大人和将军才辛苦呢。”
小将军汇报完情况,也没停在城内停留,便马不停蹄地回了西桐。
唐陌趁着苏平与小将军说话的时候,思索了一会道:“若说西桐那边是声东击西,那么乌启国这边怕是也有所变动。”
苏平点头,“将军这是要去找吴总兵?”
唐陌嗯了一声,起身先走一步。
苏平将肚子填饱,让人收拾了残局,便去了衙门。
乌木的盐场是顺利开张了,因为都是用得先前的老人,产量倒是一点不慢,质量也是相当的好。
不过唐陌依旧派了一队人马在周边护着,同时让人将盐池的方圆千米之内都留了暗哨,大批的敌军能防得住,但小股的或者单个的他们就不好防备了。
尤其是以前盐池有被人下过毒的先例,他们也不得不防。
是以,苏平与这次跟过来的工匠商量着,在盐湖的四周也建上哨所,再造建一处营地。
这些事都安排妥当之后,天已经黑透了。
苏平随手翻着自制的小日历,马上就五月十五了,不知不觉他已出门一个多月了。
可乌木这边除了盐场之外,一个新建的场子都没有。
甚至,他转了一圈又一圈,也未曾发现,乌木这边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恰在这时,小沈提着一坛子酒回来了,说是从街头一个小姑娘那里买来的,说是自家晒的蜜酒。
苏平哦哦哦地点头,“那小姑娘挺辛苦的,这么晚了还一个人在外头卖酒。”
小沈道:“所以,我瞧着她可怜,就将这些酒全买下了。”
苏平一言难尽地拍了拍他的肩,而后接过小沈递过来的杯子,还别说,坛子一打开,就有一股蜂蜜的香甜和酒的清洌。
这会儿,抿了一口,顿时觉得口齿生香。
小沈见他一连喝了三口才停下来,双眼亮晶晶道:“大人是不是也觉得特别好喝?”
“当时小姑娘给我倒了一杯,我浅浅尝了一口,顿时停不下来了,我从未喝过这么好喝的酒。”
“而且这酒吧,它也不上头。”
苏平道:“你明日看看她还来不来。”
果酒、蜜酒,他都喝过不少,在黄杨县时村里的老翁极喜欢酿柿子酒、泡柿子醋,属于好喝不上头的。
还有点保健的功效,食堂里也采买了不少。
汪道成就喜欢曾老头的家柿子酒,他们家每年做柿子酒之外,还会自家晾晒蜜枣,因着产量不多,本县的几户人家就给消耗完了。
一家人就靠着这门手艺,这两年赚了不少钱。
还在街上菜市场租了个铺子,开了个门店,就卖自家酿的酒和醋,还有蜜枣。
苏平一直都有找人酿酒的想法。
只不过黄杨县那边的买卖着实不少了,这事就一直空着。
现在一连喝了两杯蜜酒,这个念头又被勾了起来。
小沈道:“大人要买吗?”
苏平笑道:“对,要买,她有多少咱买多少,我出差一趟,总得回去带点东西吧。”
小沈深以为然,“那明日我再多买两坛子,大人回去时帮我捎回去,我给姐姐和娘各买一坛子。”
苏平笑道:“行!”
第二日,小姑娘没来。
第三天,唐陌倒是天不亮就回来了,身上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苏平惊,“打起来了?”
唐陌摇头,“我洗洗回头再说。”
说完进了自己的屋子,苏平忙站小沈去厨房提了一桶的热水给他送了进去,这边才吩咐完,就见唐陌随行的两个侍卫擡着一只大野猪吭哧吭哧地走了进来。
见到苏平站在院里,两人艰难地跟他打了招呼,而后道:“大人,这野猪放哪儿?”
苏平恍然,“放边上就行,这是你们将军昨夜打的?”
两人将野猪放到地上,长长吐了口气道:“是呢,本来能提早回来的,就因为在路上不好弄,回来的有些晚了。”
苏平囧囧地哦了一声,“我还以为你们将军昨天急着去有什么大事呢。”
没想到,去打猎了。
侍卫甲道:“大人误会了,咱们将军昨日是真有事,只不过回来的路上刚好遇到了这东西,便顺手解决了。”
两人也是跟着唐陌奔波了一晚上,这会儿累得眼皮都睁不开了。
苏平让两人赶紧回去,待天亮之后喊了人过来,将这野猪擡到食堂去,让大师傅将之处理了,今日好给大家加餐。
小沈是个执着的孩子,今日又去原地瞧了瞧。
回来跟苏平嘀咕,今日又没来,访不会是家里的蜜酒卖光了吧。
苏平道:“你就不能换个地方瞧瞧?”
小沈一拍脑门,跑出去满大街找了。
苏平望天,他还是喜欢和张典吏、孙主簿共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唐陌起床后没多久,小沈欢天喜地回来了,身后还跟了一个大眼睛白皮肤的小姑娘。
小姑娘推着的小车上放了几坛子的蜂蜜酒。
她这酒是前年就酿好的,只可惜去年章国人进来了,跟个土匪似的,到处烧杀抢掠。
小姑娘和家人愣是没敢把这东西拿出来卖,一直拖到现在,今年的蜂酒又要开始酿了,现在情势也比先前好。
她就将东西拿了出来。
苏平道:“这么说你们自家也养蜂了?”
小姑娘笑道:“回大人,从我祖爷爷起,家里就开始养蜂了。”
只不过酿蜜酒却是十来年前的事,是她二娘嫁进来之后才开始的,以前他们只卖蜂蜜。
苏平道:“你们这一坛子蜜酒多少钱?一坛子蜜又多少钱?一家人靠这个日子过得怎么样?”
一连串的问题,把小姑娘问得有点错愕。
不过新来的大老爷问她也不敢隐瞒,都是一五一十的回了。
苏平略一心里就有了计较。
一路从西桐过来,他就发现乌木的东西比那边要便宜不少,就以鸡蛋这种硬货来比,黄杨县是二三文一个,个头大的还要贵一点儿。
西桐的话就是二文一个,就算是茶叶蛋也不过才三文一个。
到了乌木这儿,茶叶蛋也才二文一个,百姓的吃食也不如西桐那边丰富。
不过想到乌木也才建国十来年,又每年要上缴一半的国库给章国,百姓的日子苦一些,物价便宜一些倒也说得过去。
既然已经开口了,苏平索性又多问了一些问题。
小姑娘是知无不言,都答得挺利索的。
苏平道:“你可瞧见了咱们外头贴的公示?”
小姑娘点头,为了防止大家不识字,公示旁边都站着一个人,一天循环给大家讲解。
还有十来波人,每日走街串巷的给大家说公示内容。
苏平笑道:“那你就没什么想法?”
小姑娘被他问得有些不好意思,搓着手里的马鞭,弱弱道:“可是我不识字儿。”
“以后就识了,待各大县学修整好了,就会办扫盲班,到时候你可以白天在家里做工,晚上出来跟着大家一道读书。”
苏平说完,又将招贤纳士的公示细细给小姑娘说了一遍。
而后笑盈盈道:“我喜欢喝你的蜜酒,我有个大旦的想法……”
苏平的想法很简单,要请小姑娘来他的酒场酿酒,光是蜜酒就有些太单调了,他还想着各种花酒等等。
小姑娘听得心头砰砰直跳。
不可置信道:“大人是邀请我吗?”
苏平笑着点点头。
小姑娘脸胀得通红,缓了一会才道:“我得回去与我家人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