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他的眼中,儿子刘盈只是一个站在前台的象征,妻子吕后才是真正主宰天下之人,与其说是把江山留给了刘盈,倒不如说是把大汉留给了吕雉。
更看重谁其实一目了然。
对于皇室而言,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江山,吕后能放权给女儿放心让其参与政事。
可以说,这样的诚意举世难寻。
独孤信细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几个女儿,沉吟片刻,最终下定了决心。
吕后以诚相待,他也愿以诚待之。
独孤信@吕后:“我有一嫡女,名为梵音,年十四,行三。愿嫁与令郎为太子妃,约为婚姻结两家之好,待其及笄便可缔结良缘。”
吕雉:“大善。”
刘盈:……谢邀,我的意见,根本没人在乎。
大秦。
始皇帝看着这一幕,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牙酸。
独孤家一门三皇后,不,如今是四皇后了,他们家的女儿堪称不凡。
这下可让刘邦捡了个大便宜。
始皇帝思虑良久,不由自主的将视线转移到了扶苏身上。
这小子已经娶妻,让他娶独孤家的女儿就有些不合适了。
可是……
“扶苏,若是我没记错,你的长子如今可是快六岁了?”
骤然听到父皇的询问,正沉迷于研究“王霸”之术的扶苏吓了一跳。
反应过来后,虽然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恭敬的回禀道:
“回父皇,还有三个月就满六岁了。”
“嗯。”
始皇帝淡淡的应了一声,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
“独孤氏女见识不凡,我有意聘独孤氏女为孙媳妇。”
他倒也不是和扶苏商量,只是通知他一下。
一门三皇后的人家,与嬴氏也算门当户对,这样的人家教养出来的女儿必定不会差,例如杨坚的皇后,不是也参与朝政,是个不可多得的贤内助。
而且,这女孩儿来自于后世,可以说对大秦之事了如指掌,娶个这样的孙媳妇对大秦裨益良多。
在他看来,扶苏不可能拒绝。
当然,扶苏也是个聪明人,对于父皇的打算他一点就通,自然没有任何异议。
“父皇高瞻远瞩,扶苏没有异议。”
嬴政@独孤信:“我的长孙,为扶苏所出之嫡长子,年六岁,有意聘令媛为妻,不知可否。”
诸天万界:???
这一刻许多人都瞠目结舌,表示不理解始皇帝的操作。
永乐位面。
原本朱棣正在批完奏折,忙里偷闲悠闲自在的喝茶,结果看到这一幕后,茶水当即就不受控制地喷了出来,他当场失却帝王之仪,引得宫女太监们的阵阵惊呼。
朱棣无语的瞪了宫女太监们一眼,吓得他们立刻俯首帖耳,连连求饶。
他迅速接过贴身太监递过来的帕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擦了擦嘴角。
“无妨,下去吧。”
而后,他无奈的看着被茶水氤氲的奏折,拧着眉头若有所思。
始皇你这是怎么了?是被刘邦传染了吗?
还是说,现在流行和独孤家结亲?
实话实说,独孤氏女的确不凡。
他瞄了太子一眼,觉得他大概是没什么希望了。
至于太孙,他已经看中了胡氏女,打算聘其为太孙妃,胡氏人品贵重、举止端庄,是为后的不二人选。
可这独孤氏女着实难得。
朱棣犹豫片刻,还是打算坚持自己的决定。
他觉得自己的眼光错不了,胡氏女未必不是一代贤后。
只是,始皇帝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生病了?
可以说,此时此刻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朱棣一个,诸天万界的人都怀疑始皇帝生病了,才开始说胡话。
就连独孤信都这么认为,因为他觉得始皇帝聘女儿为孙媳妇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一时半会之间他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直到——
嬴政@独孤信:“独孤大人放心,这孩子虽小,但并不是顽劣无能之辈,我绝不会让他亏待令媛。”
诸天万界:???
啊!始皇帝没生病,而是来真的!
北周。
独孤信自然也知道始皇帝是诚心诚意聘女儿为孙媳妇,可是,他却根本高兴不起来。
如果说与汉高祖结为亲家,那他是非常乐意的。
可若是换成始皇帝,这就……
那可是始皇帝啊,搁谁谁不迷糊?
他可不认为自己的女儿配得上对方的孙子。
虽然这是门儿极好的亲时,可是他总觉得不太现实,独孤信犹豫再三,于是斟酌一下词句后,他还是婉拒道:
独孤信@嬴政:“多谢始皇陛下擡爱,只是齐大非偶,在下与陛下并非门当户对,因而不敢高攀。”
刘邦:???
刘邦表示疑惑,他突然就觉得眼前的歌舞不香了。
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是皇帝,凭什么你觉得和我能约为姻亲,轮到他却觉得高攀不起了?
你怎么用有色眼镜看人?
他气愤的饮了一口酒,哦,是政哥啊?
那没关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