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雾里照探花17 我抱你
中书令是首席宰相,首相府遭劫骇人听闻,为了不引起臣民恐慌,司寇青只对外宣称家里进了江洋大盗。
即便如此,那往府外擡的一具具尸首还是不可避免的惹得人心惶惶,京中对此事议论纷纷,家家户户大门紧闭,生怕自家也走了厄运。
栾芾昏睡了整整两天,醒来时仍然没有爱子的消息,顿觉悲恸万分,想起晕厥前系统的话,心里燃起了希望,赶忙默念:系统,你能标记男主的位置,是不是也能探知到我的孩子在哪?!
过了好一会儿,系统才犹豫地说:【他的情况不太好,万幸的是暂无性命之忧,如果宿主执意去找,恐怕还没找到,他就被听到风吹草动的劫匪立即灭口了,建议宿主静候良机。】
她心急如焚:要等到什么时候?
【……只要不打草惊蛇,会有人好好抚养他的。】
言外之意,就是三五年内不可能找回来了。
那么依赖母亲的孩子,离了她得哭得多惨啊,那些想要他性命的人,又怎么肯好好哄着哭啼不休的婴儿呢……
栾芾忍了又忍,还是扯过薄被埋脸,掩盖住了哭声与狼狈。
她很清楚,绿林盗匪再猖獗也不可能敢来司寇府放肆,更不可能在相府护卫的围攻下全身而退,他们还出城无阻,那么他们手上必定持有特殊的令牌,而且他们还把围追的上百禁军给屠了个干净,之后又了无踪迹,天底下有这等本事的,只有皇家的死士。
蒋家使唤不动皇族死士。
小男主刚继位,没有这么狠毒的心肠和手段。
那只能是先帝怕司寇一族变成下一个蒋家,所以给死士留下了“除掉司寇后人”的密诏以绝后患。
怪不得,原著里“司寇青”会送走唯一的子嗣,这一世司寇青没有那么做,应该是因为有她陪在他身边,他的心性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些许改变。
起码他没有原著里那么心狠手辣,原剧情里“司寇青”成了首揆后,把当初欺压过他的孙太守灭了满门,而现在的司寇青有她开导,他已经能对以前的困苦处境一笑置之,因此孙家还在扶郢待得好好的,这就是最有利的证明。
有得必有失,她让司寇青变得更好,但蝴蝶效应导致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得出结论后,她就病了,期间听蝉衣说傅夫人病逝的消息,大受打击病情加重,每日躺在床上浑浑噩噩,不知晨昏。
司寇青在外一边料理朝政,一边顾着青鸾书院,回到家里又要照顾她和司寇彦华,他肉眼可见的憔悴下来,皱纹未生,一头青丝却愁白了一半。
栾芾神思恢复清明时,已经是半个月后了,她望着他黑白相间的长发,鼻头发酸。
司寇青正在床边喂她喝药,见她醒了,轻柔地拂开她颊边的碎发:“别哭,不然我心里难受。”
她别开头,望着帐顶连眨了好几眼,声音沙哑:“慕白,对不起。”
“你不能控制自己生不生病,何错之有?只要你能好起来,纵使我满头银丝,也是值得的。”
他不说还好,他一说,她眼睛更红了。
司寇青吩咐苏木让厨房备二人份的饭菜,然后细心地喂药,觉得差不多了就放下碗,朝她伸出双手:“来,咱们去用饭。”
她乖乖环上他的脖子,被他抱至桌前。
晚饭是清淡的病号餐,两小碗红枣粥,一碟清炒瓜丝,一碟肉沫豆腐,一瓦罐人参鸡汤。
司寇青吹凉了稀粥,夹了菜在上面做点缀,耐心的一口一口喂给她,温柔道:“好吃吗?”
他声音很轻,哄小孩子似的,仿佛怕吓着她。
栾芾点点头,心里又酸楚又感动,想起司寇彦华,边吃边问:“父亲呢?”
“他伤及筋骨,需躺月余,已经添了四个人全天伺候。”
夫妻俩说着话,一碗粥很快见了底,他舀了碗汤,尝了尝味道与温度,再次亲手喂到她嘴边。
汤水刚入口,系统突兀地发声:【宿主,检测到汤里有不伤及性命的慢性毒药。】
栾芾立刻吐掉。
司寇青及时递上茶水,紧张地问:“怎么了?”
她漱了口,面色发白:“这汤气味怪异,味道微苦,有些不对劲。”
司寇青方才喝了一小口,未察觉出异样,不过他相信她的判断,谨慎起见,对苏木道:“请大夫来,越快越好!”又对杜仲说,“封府,传令守卫戒备。”
“是。”苏木和杜仲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大夫在汤料里查出了使人绝育的几种草药,混着人参等药片,外行人难以分辨。大夫给司寇青诊脉,说他食用此毒超过了十天,剂量过多已无药可解,而她因为生病,每日用膳时间不定,幸运的躲过了这一劫。
栾芾以为,他们生一个,死士就来杀一个,万万没有想到,先帝为了替他儿子肃清潜在祸患,竟然会用这么恶毒的法子对待他昔日宠信的肱股之臣。
她能猜到,司寇青自然也清楚其中曲折。
他愣怔许久,下令彻查,对她说:“夜快深了,你身子还未痊愈,需好生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