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几年就过去了,清儿年满十五,及笄礼是医馆这些夫人们帮忙操持的。
这几年来有几位夫人已经可以独立坐堂,郑家送来孤儿担任了药童的工作。
郑大郎考中进士已入官场,去年与吴莹莹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还是清儿接生的呢。
苏三娘依旧忙于生意,不相看,不成亲,把家里的舅舅舅母急的不行,幸好二表哥连生两个女孩才补了清儿没有侄女的痛苦。
沈四郎前年也成亲了,娶的是罗江县当地一个夫子的闺女,这门亲事是接侄子下学接的太多而促成的。
沈五娘就不一样,她去年也来了京城帮衬苏三娘,两个人仿佛钻到了钱眼里,一门心思搞钱,谁也不成亲。
沈贵每次喝醉了酒就抱着对讲机与远在京城的清儿念叨,说家里的女娃一个比一个有主意,怕清儿以后也不成亲,他怎么跟小妹交代哦,然后被苏英强制性拖走。
外祖母年纪大了,但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也不知是清儿每年回去都给家里留一堆药膳方子的缘故还是当年买的那管药水的缘故。
郑老将军也是一样,如今边关的战事已经越来越少,虽然收复了失地,但偶尔还要打上两场,郑老将军年岁不小了,陛下将人召回了京城,再过几日就要到了,郑家因此也忙碌了起来。
郑伯伯和妻子白氏最近忙着把东西往将军府搬,府里每天人来人往吵的不行,清儿搬回了巷子里的小院跟苏三娘和沈五娘一起住,郑玉琛和郑二郎带着颜先生住去了隔壁郑大郎曾租住的院子。
颜先生又过起了跟邻居们家长里短唠闲嗑的日子,没事去找京中的好友聚一聚,主要工作还是看着郑玉琛和郑二郎学习,悠闲中透着忙碌,但每天都很开心。
这日,清儿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整理自己及笄礼上收到的东西,正摆弄着院门忽然被敲响,太子身边的小六子狗狗祟祟的伸了个脑袋。
“沈小大夫,你在不在家呀?”
“在呢”,清儿冲门口摆了摆手,将人叫了进来。
小六子也不客气,一踏进门就夸张的哎呦了一声。
“哟~沈小大夫这人缘可真不错,竟然收了这么多的东西。”
清儿嘿嘿一笑,“都是平日里找我看病的夫人们送的。”
“那就是沈小大夫医术好,大家都喜欢你呢”,小六子拍了拍清儿的马屁,环视了院子一周后问道:“沈小大夫及笄家里人怎么没来呀?”
清儿闻言叹气,她也想让家里人来,但去年家里又买了不少地,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哪有空来啊。
而且村子里也不讲究什么及笄礼,生辰多煮两个鸡蛋做一桌子好吃的就过去了,她爹一听及笄礼脱口冒出一句:“什么狗屁玩意儿?等秋天葡萄熟了爹给你送去,到时候给你带一堆好吃的,不比什么礼的好?”
于是他们就都没有来……
清儿绕过了这个话题,问道:“你今日怎么出来了?”
“嗨~还能有什么事啊,给沈小大夫贺礼呗”,小六子颠颠的从袖口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玉石递给清儿,美滋滋的道:“前年殿下赏的,我一直留着就等着小大夫你及笄给你呢,我看这玉成色不错,你自己看着雕个喜欢的花样,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