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
镐京城四处张灯结彩,主城街上更是热闹无比。
各式各样的花灯争相斗艳,漂亮极了。
有卖小吃的,有耍把戏的,还有卖泥人,各式各样面具的。
大家看的应接不暇。
路上还有不少花灯上面都写了谜题,只要猜中谜底不要就能拿走。
阿庆一路看过来,并没有看到中意的花灯。
倒是赵文茵瞧中了一个芙蓉花灯,赵湛给她透了谜底,让她成功拿到花灯。
“二姐,后面好看的还很多呢。”
阿庆怕她等下看花了眼,就瞧不上这盏芙蓉花灯了。
赵文茵却道:“我就中意这一款。”
赵茯苓揶揄,“二姐一向专一,哪儿像你一样,看上一个喜欢一个。”
阿庆:“在我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说说笑笑到了福运楼,乐宜夫妻和花泽泽早就到了。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脑袋从花泽泽身后钻出来,小心翼翼瞅了瞅他们。
阿庆定睛一看,原来是小表弟花颂。
花泽泽把他拉出来见人,“他硬要跟出来玩,我也没有办法,只好把他带上了。”
幸好是跟着乐宜他们一起,就花泽泽一人,她也不敢带弟弟出来玩。
花颂今年五岁了,因着孙氏比较放纵,他有些调皮。
不过因为他生得好看,倒也不至于讨人厌。
阿庆还挺喜欢这个小表弟的。
花颂童声童气跟各位哥哥姐姐打了招呼。
那边赵湛已经带着几个年轻男子走过来。
不过几乎都是阿庆见过的熟面孔。
单同知家的小儿子单景泽、哥哥的同窗梁小楼、连叔叔家的独子连序、步自明的幼子步少宁等。
连庭也在人群中。
阿庆看了眼赵文茵,发现她正垂着头看花灯。
估计是不太想面对意中人。
简单的寒暄之后,大家一起出门游玩。
阿庆在一众男子身上扫了又扫,琢磨着谁才比较合适。
西北这几年还算风调雨顺,加上赵益大力扶持农业,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吃饱穿暖不说,还能存下点余钱。
这不元宵这样的盛大节日,不少人都拖家带口一起出来游玩放松。
街上人越来越拥挤。
阿庆冷不丁就看到赵文茵被挤到了连序的身边,紧紧挨着。
说着用她的螃蟹灯去撞大虾,玩得不亦乐乎。
有时候无比优质的阿庆看得李小满无比无奈。
谁又能想到郡主这样的小姑娘,在战场上不仅能单挑百人,还能徒手锤大虫呢。
三姐弟买了花灯,又在街上品尝了许多小吃,看了喷火的杂耍,玩得开心极了。
花家的婆子下人寻到花泽泽姐弟时,他们都快准备回去了。
阿庆和李小满一起送姐弟两人回去,花颂还依依不舍。
“颂颂以后要天天逛灯会!”
阿庆笑他傻,花泽泽也道:“元宵灯会一年只有一次!”
太晚了阿庆就没有在小舅舅家久留。
待他们返程回府时,却发现街上竟然开始戒严了。
不少身着铠甲的官兵森严有序地巡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