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地震,一场天灾,会死多少人?
答案是二十三万。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抗争中,大郑付出了二十三万条生命的代价。这还只是统计出来的,还有没被统计出来的、下落不明不能确报的,以及上百万人口的家园毁坏、财产清零、流离失所。
出现一个问题,就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春耕的重要时节被耽误了。洛阳府、开封府、东昌府和睢阳府都是平原,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这一场洪水下来,今年基本废了。
对于新生的大郑来说,刚开年就收到如此惊喜的大礼包,不亚于穿越投胎、哇哇哭着落地,结果却发现自己躺在厕所坑里,一个精神小妹冷漠的看了自己一眼,扶着门跑了。
而自己的父亲,也不知道是哪个黄毛。
天崩开局。
君王的威严、朝廷的正统性都受到了严峻挑战。民间许多阴谋势力抬头,蛊惑百姓视听;盗贼四起、打家劫舍趁乱抢夺粮食财物;唐国大举入侵,蜀国、李遗景、孙芝、草原诸部甚至是苟延残喘在辽东的应开疆,都在磨刀霍霍,相机而动。
凌晨不知道老文现在心情如何,反正要是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早就心态崩了。老子要去西域,这烂摊子爱谁谁。
皇帝不好当,打个农药都有人绝望到失去信心,不断发起投降。眼下这种局面,每天八百个奏折等着你批复,每一个都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一旦处理不好,立刻就是烽烟百里的要命局面。
十万火急的报告,每天源源不断的从全国各地送入京城。不止是皇帝,中书门下的老头子们、六部尚书以及二把手、三把手全都住在官衙,别说回家了,就连吃饭上厕所都得跑步前进。
稍微迟慢一点,后果只会更加的棘手和头疼。
那能不能偷懒呢?
答案是能,皇帝会让你和你的全家好好休息,再也不用忍受这种人间苦累。
如果皇帝不出手,各地正在挨饿受冻、无家可归的百姓们也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这一点不用怀疑,包的。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尽管户部已经提前购买了大量药材,调遣了近万名医师、郎中、甚至还有赤脚大仙和兽医,但依然人手不够。
死亡人数还在不断攀升。
老文最近心情很差,听说在皇宫里因为小事打杀了几个太监宫女,还骂了两个昭仪,幽禁了一个宝林,可见心情有多糟糕。
但是在前朝,他还是要克制好自己的情绪,安抚好臣子们。勉励他们一定要鼓舞精神,绝对不能失去信心,轻言放弃,人浮于事。
朝臣们也知道眼下是个什么情况,个个都是尽心竭力,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挑战老文的耐心,就连一向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林济远,也罕见的沉默起来。
民间的事纷乱杂扰,庙堂的事更是形势严峻。
中原地区的乡军兵马现在都下放到各府、州、郡、县,既是帮忙救灾救民,也是监督和防范歹人作祟,以免出现更大的乱子。
眼下河北、关中的势力在朝堂之中占据了主动权,中原势力的臣子们都选择了默不作声,原本是顶流的江淮士族,现在也成了弟中弟。单凭他们自己,是抗衡不了唐国大军的。
如果大郑失去江淮,他们也将失去上桌的资格。
朝堂里的萝卜坑就这么些,已经出现了多次人员变更。老文要从大局考虑,对这种事情没有办法,只能隐忍默许。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中原和江淮的代表人太子势力渐弱,河北支持的赵王一时风头无两。
好在关中的领头羊秦王站队太子,不然会发生什么,真的很难想象。
皇帝都能换,就更别说太子了,易储并不是没有可能。
比老文压力更大的是王臣鹤。
青徐地区的十万人马都在他的手中,看似威风凛凛、权势滔天,实则压力山大、夙夜难寐。
他必须要击败温茂,这件事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
胜,四周宵小就不敢轻举妄动,大郑就有时间来解决水患及其衍生问题,为百姓们重建家园、调拨粮草、物资来抹平这道伤疤,解决眼下的麻烦。
败,唐国北上中原,孟玄、李遗景也会兵入关中,孙芝会三出壶关,应开疆和草原人也会卷土重来,大郑内部更是会分崩离析。
天下,系于一身。
不知道王臣鹤会不会怀念当初在临颍街头风雪中卖画的日子,穷是穷了点,但至少肩上没有千钧重担。
但是,危机危机,有危险,也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