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他们这些先生看了之后,也从中收获了许多东西。
张先生本来还想着今年也下场试试,不过一琢磨自己的年纪,别有命过没命享,熬不熬得过秋试那几日还是个大问题。
索性便放弃了这个疯狂的想法。
苏平这次给七位举人的礼物是一人一套宅子。
待遇和县学的先生一样,若是他们想在县学教书,每年的各种福利还是少不了的,家里的孩子读书啊,兄弟姐妹工作啊,会有优惠门槛的。
如今天下局势不稳,大家都没进京赶考的准备,均觉得窝在家乡挺安心的。
乡试结束之后,各省的题目也陆陆续续的传了过来。
张先生组织大家集测了几次,汪道成没事就在县学看大家的答卷。
这其中就有苏平的。
做为一个秀才,这身份不止他自己没底,做为老师也颇为嫌弃。
是以,在拿到各省试卷的时候,把成天窝在兵器场里面研究手枪的苏平给揪了出来。
苏平现在两眼发黑,顶着黑眼圈,被太阳一照,一边打哈欠一边流眼泪,“老师,什么事啊?您在县学被欺负了?”
汪道成瞧他那一脸憔悴的样子,即心疼又好笑:“你说你一个好好的县令,怎么就跟别人不一样?”
他也是做过外放官员的,虽说不是县令知府这样的,但多少也知道办公的流程。
结果,到了苏平这儿,看他每日忙里忙外,干的全不是正事。
苏平又打了个哈欠,“我也没见过别人什么样啊。”
上辈子他才的就是基层公务员,每天干的也就是乱七八糟的事。
再高的层次他也接触不到了,说着说着他又忍不住要流泪。
汪道成瞧着他通红的双眼,低声道:“你这什么时候完?”
“有些眉目了,大概两三天能有个结果,到时候老师过来一起看看威力。”
汪道成白他,“我这里来了不少的秋试题,你有时间答一份,我看看你的成绩到底如何?”
苏平:“……”
您这执念可真深啊。
于是,也不管苏平忙不忙,汪道成给他安排与县学的学生一道考试的时间。
苏平只得端坐在教室里认真答题。
待心静下来之后,他再仔细看题,突然感觉比他想象中的要简单不少,文章更是信手拈来,答完之后也没注意时间,就直接交到了张先生的手里。
汪道成瞧着张先生拿过来的答卷,一时间感慨万千,仔细翻了两遍,确认没有任何遗漏,才道:“他答得还挺快。”
张先生道:“学生刚才大概过了一遍,苏大人这文章比起不久之前又进步了不少。”
文风更加简洁明了,短短几句话就把人的情绪给带动起来了。
汪道成道:“别说他,就你们县学这些学生的文章,也有这方面靠拢的趋势,比起老夫以前碰到的那些文章内容更丰富也更贴切。”
大概就是因为县学这种教学模式,白天读书,晚上还要争着去扫盲班或者县衙各处的部门打工,这样的经历是坐在学堂里的学生一辈子也赶不上的。
张先生被他说得心头直突突。
捏着袖子问道:“那先生觉得,这样的模式是好还是不好?”
“利大于弊。”
就目前来看,若不是院试的人数录取限制,黄杨县县学里的学生,十有八九都能过去。
就算是秋试下场也不属于怯场拿不起的那种。
被肯定之后,张先生长长舒了口气,笑道:“那还需麻烦您帮咱们瞧瞧,这些答卷如何,学生们该往哪方面努力。”
在县学的学生在汪道成的指点之下,不断努力进步时。
苏平这边的手枪也初步出了样品。
唐陌领着宋将军早早就过来了,宋将军兴奋地直傻笑,不等苏平走进,就蹦哒过去道:“大人,咱们可是说好了,以后这东西给我们百户以上的都配备。”
苏平显然有点懵。
宋将军看他这表情,立马吓了一跳,“大人,您该不会是忘了吧?”
苏平扭头看向张典吏。
张典吏嘿嘿笑道:“那日宋将军问我,我就说了一下您给他们配备手枪的计划。”
苏平郁闷,这事以后绝对不能和张典吏说,不然什么都给你抖出去。
不过他确实有这样的计划。
苏平领着众人,到了演武场,手枪里头装的全是钢珠,他让人模拟了人体的硬度,做了几个假人,先设定了距离,一步步的对着假人射击。
最后目标定在了五十米内。
当然,距离若是太近反而杀伤力还会差一丢丢,最好的距离在三十米左右。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还是挺满意的。
苏平道:“这是防身性的武器,比袖箭更方便携带一些。”
他还计划着做步枪,像猎户打兔子那种,距离和杀伤力应该更强一些,可以做为狙击枪用吧,总之,都属于出奇不意的东西。
唐陌明白了,“所以,咱们目前最大的杀伤力最强的还是火炮。”
苏平点头,“已经在加紧制造了,将军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只管提出来。”
宋将军自打来过苏平的兵器场之后,就开始突发奇想起来。
他本身又是懂行的,再加上苏平这边略微的提点想法,他就能结合起来,他那些图纸已经打造出了好几种,特别适合实战性的东西。
不过火炮依旧在改进中,目前的火炮怎么说呢,虽然威力不小,占地面积也不少,但移动起来确实不那么方便。
他就想做一个可以单人扛着的小火箭筒。
目前也做得差不多了,威力肯定与后世的东西不能比,但就目前来说完全够用。
黄杨县这边是尽一切可能把自个儿武装起来。
以免到时候打仗的时候被误伤了。
另一边流民的数量也随着冬日的到来越来越多。
库里的存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还好自家百姓手里有粮食。
起初流民他们是完全施舍的,要是确定身份没问题,经过一个月后,就可以入城了,如今流民越来越多,不管是城外的安置营,还是城内的救急处,都塞得满满当当。
张典吏揉着越发稀少的头发,苦着脸道:“大人,现在怎么办?人越来越多了,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流民起码上万。”
他们本县人还不到四万。
这还是因为这两年情况好了,许多来打工的确定了来定居,把户籍给迁了过来。
另一部分则是邻近的县里来工作的工匠,总人数不过才四万五左右。
苏平也挺发愁,现在的吃食方面,已经不完全施舍了,每人一日要交二文钱,多多少少他们能回点本。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吃饭问题了。”
住宿更是个问题,到了十月黄杨县就会开始下雪。
要是没地方安置这些人,冻死也不是没可能的。
孙主簿道:“若是他们肯出钱购买,咱们也可以划块地给他们盖房子。”
杨老二他们现在手里的活差不多完工了。
新县学的基地已经打好,由于天气变冷,那边除了准备工作之外,已经不打算建了。
市场也在九月初的时候完工,如今小商贩们已经搬进去了。
前两日正式开业,苏平还去剪了个彩,把孙知府都给请了过来,这也是苏平自打八月中旬与孙知宁分开之后,两人头一次见面。
两家也借着这个机会,正式谈馁了亲事。
待九月中旬,文氏就带着苏平一道去孙家提亲,宋氏也会带着孩子们来捧场。
苏平道:“这个主意不错,最先来的那一批,经过审查之后,已经有人入城了是吧,明日就写公告看看他们要不要留下来。”
“要是想留下来,就选地建房子。”
孙主簿道:“那敢情挺好,杨老二这几日还跟我说,他手下那些人快失业了,这不又来活了。”
张典吏:“……”
你提议了半天,敢情是为了自己手下那些人。
张典吏现在已经从木工场抽身出来了。
那边一切运行正常,入库出库什么的由他的两个小徒弟就办了。
他则带着另外两个小徒弟,配合着黄大个一起安置流民的事。
公示一经贴出,立马就有人报名自己要房子,要留在本地。
原因无他,他们自打来了之后,就不时听到黄杨县的各种福利,本县的五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读书。
就算是大人也可以在晚饭之后去扫盲班。
几乎黄杨县八九成的人现在都是识字的,虽说数量不一,可大家都是名符其实的文化人了。
再者他们读书是不要钱的,就连住的房子也是县里统一帮忙盖的,自家只需要出个料钱就可以了。
若是有亲人在县里的各大场里工作,去县医院瞧病也是会有优惠等等。
逢年过节,县里自己的养殖场还会给大家发放肉食、蛋品,孩子读书更有奶有肉,总之,黄杨县处处透着福利。
那些晚来的还没能入城的,这会儿急得直画圈圈。
数下自己还需要观察多少天才能入城,而后申请成为正式百姓。
是以,张典吏这几日被人喊得脑袋壳都大了。
妇幼办的小姑娘们也会每日三餐的在城门口给大家做宣传,同时鼓励大家,如果发现有什么可疑人员,都可以去黄师爷那里匿名举报。
若查实那人是不法分子,举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破格入城,或者给予相应的奖励。
冲啊……。速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