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44(1 / 2)

142-144

这次的货款,苏平和对方谈好了,三成的银子换成粮食。

锦城那边有种水稻,刚好兑成大米给大家改善伙食。

那得是几百车的大米啊,想到这儿张典吏就禁不住激动了起来,握着笔道:“那咱们库房可能都不太够用。”

还得找个地方建个粮库才行。

他边说边开始翻县城的地图。

孙主簿也禁不住感慨:“锦王果然财大气粗。”

黄大个道:“锦王的兵力应该不止这些,所以,后续应该还有订单过来吧。”

苏平道:“再有订单,咱们也不敢接了。”

他知道对方是来要什么的,单单一万的普通兵器怎么可能将人打发走。

但这种秘密武器,怎么可能随便卖出去,除非他们有升级替代品,而且能一招至敌的,可惜就他这脑子,再想更新替换那是不可能的。

只能一点点的改进。

好在,县城里有不少的工匠,见识过这些东西之后,大家思维都扩展了开来。

如今许木匠手下,还有几个人在研究什么水动力织布机,不管可行不可行,苏平都给了场地和经费,也算是变相的鼓励大家,大胆的开创未来。

众人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黄大个道:“要是还有像锦王这样的来订货,咱们接不接?”

苏平笑道:“有钱不赚王八蛋,不过有些东西,咱们着实不能卖。”

就目前火炮来说,三皇子既然派人过来了想混进城,那就说明他们并未成功,不过此时不成功,并不代表过段时间不成功。

危机感时刻都是有的。

苏平他们的矿也在上个月底再次启动了,这次派过去的人除了以前负责炼矿的一批人之外,唐陌还派了一队人马过去守卫。

炼铝的人数也增加了不少。

由了锦王的这一订单,不管是流民还是城内百姓,今年的吃饭问题那是彻底解决了。

普通的兵器打造起来工匠们已经得心应手了,不出一个月就出货一半,而锦王那边也依言先付了一半的粮食,又一半的银子。

总之,给多少提多少货。

进入十一月再次下了一场大雪。

好在孙主簿提出扩城计划之后,也很快实施了起来。

杨老二手下分出了十来位大工,又从流民当中挑选了中工和小工,这边的宅子也是顺利建了起来。

一个月的时间,起来了三分之一的宅子。

这样一来,再加上城外的安置屋,流民已经不需要在外头挨冷了,就算是十来个人一个屋子,也凑合着将这个冬天给挨了过去。

孙主簿还给这边定了一个新名字——新康镇。

黄大个一言难尽地和苏平吐槽,“您说孙主簿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取的名字还不如我?”

城内新安镇,城外新康镇,若是再来一个,是不是就叫新吉镇了?

苏平道:“好不好听不重要,主要是名字喻意好。”

平安、健康,不就是普通人一辈子所求吗?

要是让他取,那更磕碜,哈哈哈。

这个冬天过得尤其快。

苏平一边防着章国打进来,一边防着又有细作混进来,饶是大雪纷飞的夜里,巡城的差役也不敢松懈。

就算是各大场区也调配出专门的工人做为安保人员,十二个时辰的巡视着,尤其是木工场这边,更得防着人放一把火什么的。

在这一场大雪停止的时候,宋氏的两位嫂子带着家里的孩子投奔过来了。

饶是文大、文二都挤到了苏平这里,家里的宅子依旧没什么多余的地方,好在孙主簿和张典吏挺好客的,将自家的宅子让出一个小院,给宋家众人住了。

进入腊月,苏平几乎和宋家的几个孩子也混熟了。

宋家子嗣众多,这次宋大夫人和二夫人带来的也只是与文大文二年纪相仿的或者更小的几个过来,有几个大的已经入朝为官了,运气好的在任上,运气不好的窝在京都。

想出来避避都成问题。

不过大夫人道:“京都的情况已经比起初的两个月好了许多。”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三皇子和六皇子各自为政了。

两边谁也奈何不了谁,如今算是诡异的平和。

不过在北境一带,乌启国却时不时发起进攻,唐陌的大哥如今就在那边,据说从十月已经打到现在了。

三皇子和六皇子一致认为安内必先攘外,这也是两方和平共事的主要原因。

饶是如此,能出京的人家都纷纷逃了出来。

苏平道:“那下头那些山贼、水匪的,他们就不管了?”

大夫人无奈道:“不是不管,而是没能力去管。”

怎么说呢?

双方手里就那么点兵力,如今支持二人的阵营里,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是相对平衡的,那些谁也不跟的,虽说被他们囚禁了起来。

但人家也是有宁死不屈的,就像唐家,后头有太后和南王保着,就是真想杀鸡儆猴也得看人下菜不是。

再加上朝中声音不断,下头那些谋士也都纷纷劝说,杀这等忠臣势必引起反噬等等。

与唐家相同待遇的,这些人也陆陆续续被解了禁制。

可偏偏他们谁也分不出兵力去管里内的事。

一是乌启国这次攻势极猛,二是若他们分出兵力出去,就怕对方突然来一下,最后便宜了另一方。

苏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毕竟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

皇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下头这些人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

流民、匪贼,层出不穷。

过了腊月二十,黄杨县已经开始准备放年假的事了。

苏平也收到了苏康今年的最后一封信。

苏康想让他再给五台火炮,原因无它,自打朝廷大乱开始,海边的局势也是极转直下,饶是苏康已火炮镇守,依旧被对方摸上岸来两次,还损坏了两驾火炮。

虽说有图纸,可他们修修补补也没整好,反而炸了堂好几次,连他自己头发都被烧了点儿,那位修火炮的师傅,直接给炸得躺在床上半个月没起来。

现在说话得靠吼。

苏平看完信,心头砰砰直跳。

这东西是他们这里出去的,他们自个儿不管是制作还是操作的时候,都特别的小心,因为从未出现过乱七八糟的事,他一直觉得这东西应该挺安全的。

这会儿看完苏康的来信,再想想三皇子那边的情况,貌似,这东西危险系数极高。

苏平第二日和黄大个一道去唐陌他们送猪肉时。

顺嘴与他提了这事,不太确定道:“将军,你说这东西还有制造的必要吗?”

他现在是在研究地雷的,这玩意儿绝对够用。

只要埋伏好,无差别攻击,自然了,自己人要是不注意,也会被炸得粉身碎骨,他前头还觉得这东西蛮好。

打仗省一半力气。

现在想想,要真是自己人给炸了,那还搞什么。

唐陌道:“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炸堂,其实与咱们的火炮没关系?”

苏平不懂。

“兴许与弹药有关,咱们也不是没试过,里头不管是装石头,还是装火药,都没能炸过堂,而且咱们弹药的威力多大,你也清楚。”

苏平明白,配方是按炮仗来的,不过就是量大了些。

中间又小小的提高了点含量,威力比炮仗大了不小,苏平一直不敢再提高,就是怕自个人把自个儿给炸了。

虽说效果不如想象中的好,但是安全系数还是有保障的。

唐陌是怀疑苏康私自改了配方。

至于被破坏的火炮,也很好理解了。

就算是最全面的安保,也会有漏洞的,指不定早就有细作混了进来。

苏平一言难尽道:“那我回头写信问问。”

唐陌见他说完就要走,喊住他道:“你明日就要去府城吗?”

“嗯。”

今年去的话带得东西要更多,不过文氏都已经准备好了,从孙家出来,他还要去省城一趟,顺便看看他那二十多年,不对,原书里都没与他们一家相认的亲舅舅。

文大、文二也会跟着一道去。

宋三、宋四也去,县城里由孙主簿和张典吏,黄大个三人坐镇,他是相当放心的,再不行还有汪道成在呢。

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

苏平也想借此机会,出去透透气,一眨眼他都来任上三年了,翻过年就二十五了!

正儿八经的本命年,文氏已经把各种红给他备上了,现在脖子上还挂着一块开过光的玉佩……

唐陌道:“那我与你们一道走,我与文大人也是旧识,去给他拜个年。”

苏平笑道:“好,有将军陪着,我这心里底气更足了。”

说着挥着手臂做了一个李小龙的招牌动作。

唐陌:“……”

你可以再蠢点儿。

决定了第二天起启去送年货,结果,大半夜开始飘起了雪花。

苏平起床时,外头已经厚厚一层了。

文大缩着脖子道:“表哥,咱们还去不去?”

苏平也有点犯难,大雪天赶路,就算是不冷死,路上肯定也不好走,别去给人送年货,送到年后去了。

最新小说: 江湖咸鱼日常 惊!帝国花孔雀竟然开屏了 娇养他的小玫瑰 妖界老祖靠劫色活命 吴府的那个妾 合约美人[穿书] 只想当备胎也不容易[快穿] 八零年代之鹏程万里 你能不能抱我一下 伪替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