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虽说当时传过过,但是谁也没当回事,直到那批最早流向黄杨县,并在那里生活了几个月的同乡回去之后。
一个个穿得暖暖和和,干干净净,吃得白白胖胖,喜气洋洋。
当地的百姓却是被压榨的像鬼一样。
吃不好、睡不好,生怕大半夜有人来敲门,问他们要钱,或者被抓去干苦力、充军等等。
经过这么一宣传,唐陌这些人过去之后,大家都自动认为这是来解救他们的。
于是,唐陌的大军在西桐和乌木特别顺利,还有当地百姓的引路,直接杀得章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那些已经得到消息来救援的也被隔断了开来。
被火炮轰的晕头转向,死伤无数。
苏平得到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十五了。
唐陌派了宋将军领着一队人马先回来了。
县里抓细作的工作也已经进入了瓶颈,百姓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城外的流民又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
宋将军望着在外头扎堆晒太阳的流民,忍不住哇了一声,“我走的时候,流民不是都进城了吗?”
黄大个道:“这不是又来了吗?”
他们来的时候黄杨县不过三万四千来人。
就算是经过两年多的休养生息,新生人口也只是增加了二千多。
谁知道从去年八月份至今不过半年的时间,流民已经快两万了,城内的新安镇安置了六千来人。
城外的新康镇足足安置了八千人,现在刚好到了春耕时节。
不管是城内还是城外的百姓都开始开荒种地了。
朱老爷子他们也是忙得团团转,好在本县的原着民不需要他们多指导,不过城外这些开荒的却是得重点关照。
如今城外又均了三四千人。
孙主簿已经打起了西桐的主意了。
这会见到宋将军回来,黄大个笑道:“怎么样?对面盘下来了吗?”
宋将军笑道:“别打听,我们将军说了,这事只能告诉苏大人。”
黄大个嘿嘿笑了两声,让人放宋将军进城,他则骑马去了城外。
自打上次章国人来犯之后,苏平思来想去,战线再往前推动一些,于是,又前头又修建了几个炮楼。
这次修建的位置都极其为隐蔽,除此之外还修建了几个哨所。
这事就摊到了黄大个的头上,不过修建这种东西他是个外行,只得把杨老二给借了过来,因为这个,还被孙主簿坑了两坛子的桂花酒。
宋将军见到苏平的时候,他正领着文家二兄弟准备跟着朱老爷子去地里瞧瞧。
城外的流民有一部分还在建房子,有一部分开始开荒了。
老爷子觉得既然去年错过了秋播,春天这一茬肯定不能少,想过去瞧瞧种些什么东西合适。
文家二兄弟打小在京都长大,宋氏陪嫁的庄子,他们也一年去不了一次,还是在收获的时候才去瞅一眼。
基本上认识农作物长什么样儿。
刚好苏平要去,他们也就死皮赖脸地跟着了。
不想刚要出门,宋将军回来了。
苏平笑道:“将军一路辛苦了。”
宋将军路途倒是不辛苦,只不过吃的不怎么好。
自打他们与苏平合作之后,苏平这个人比较大方,时不时送点肉食过去,偶尔还会有大火腿,腊肉之类的。
甚至杜师傅还做过几次红烧肉,犒劳全军。
这半个月来,到了西桐,吃的全是干粮,偶尔有个热菜,还是西桐那边的白菜、萝卜,搞得宋将军都以为回到了两年前。
是以,唐陌让人回来给苏平报信的时候,他头一个举手。
就是有点馋杜师傅的手艺。
苏平先让人去杜师傅那儿,让他准备一桌的酒席,这才对朱老爷子道:“我今日去不了了,还得麻烦老爷子把他们俩带上。”
“一会到了地里,朱老爷子说什么你们就怎么做知道没?”
两兄弟齐齐点头,表示自己不是小孩子子了。
众人走后,苏平领着宋将军到了书房。
宋将军这才将这段时间的事情跟苏平简单说了一遍。
一句话——一切顺利。
章国虽说有细作,也知道唐陌要过江断了章国的后路,可也架不住他们的武器牛逼,直接开出了一条道。
再加上本地百姓的引领,生生将章国在西桐境内的章国大军给包抄了。
于是,唐陌便让人兵分两路,一部分进入了乌木,另一部分占据西桐的要塞直接断了后头来的章国大军。
乌木那边的操作与西桐差不离。
都是黄杨县这边的流民先回去宣传了一阵,他们过去就一切水道渠成了。
顺顺当当占领了两座府城。
章国和西桐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屏障,还真是特别好守。
乌木与乌启国之间的章国大军也被打得七零八落,所剩无己,北境那边的压力着实减少了许多。
起码章国的援军是不会再过去了。
指不定过段时间,那两国大军还可能会掐起来。
章国没有给养,后路已断,乌启国肯定不会做陪本的买卖。
宋将军嘿嘿笑道:“我们将军说了,咱们只等着看好戏就成了。”
唐陌那边一切顺利,他就放心了。
眨眼间到了二月底,文氏一点消息都没。
苏平写了封信,寄往了兴城。
三面的城墙已经修了两面了。
城外开荒的百姓也将土豆、花生、玉米、红薯等等适合这个季节种的给种上了。
唐陌那边再次传来一个好消息,章国援军和后勤补给被阻断,但留在乌木国的大军却足足有四万之多。
每日光是吃饭都得两万斤粮食。
可他们与乌启国一起攻打北境却是久攻不下。
双方果真开始狗咬狗,自个儿打了起来。
而章国试图从黄杨县这边找突破口,试过两次之后,比上次摔得还狠,甚至苏平已经将战线拉到了二虎山寨那头。
这是集结了整个安乐郡的人马。
章国人还没上山,就被滚下去的大石给打得落花流水,这一个月来章国大军受伤惨重,足足损失了五六万之多。
如今又与乌启国发生内讧,想要回也回不来,五万人马再次没了。
到了三月中旬,不足两个月的战争,章国损失了十万人马之多。
另一边,与章国接壤的锦王,也发动了进攻,被唐陌与锦王两面夹击,章国早已应接不暇,原先他是想着与乌启国一道突破北境再南下。
不料,最先要守不住的却是章国自己。
乌启国这一战也损失不小,章国援军断掉之后,章国原先的粮草已不足半个月之后,乌启国起初还供养了对方半个月。
奈何人数太多,愣是乌启国自己都心疼了。
于是两国军队发生内讧时,章国死伤无数,乌启国也没好到哪里去。
再加上还有北向在北境的军队,乌启国的员失与章国几乎是一换一的。
北境算是稳住了。
可惜从去年后半年开始,至今年三月,足足八九个月的战争,粮草不足,援军迟迟未到,原先二万人的北境军,只余三千多人。
唐大哥也是险些丢了一条命。
在苏平这边好消息不断时,京都却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
三皇子没了。
苏平此时刚收到文氏的回信。
她已经合离了,家里生意就像当时苏明远说的一样。
九成五都留给苏平,京都的酒楼和宅子大的留给苏康,小的留给傅广林。
家里的老人也全部留在苏家,他算是净身出户了。
苏平看到信时,只觉得有点玄幻。
这两人倒底闹的哪一出,结果,就收到了朝廷的邸报——三皇子没了。
与他一起倒霉的便是他那些党羽。
名单足足列了好几页。
苏平翻到倒数第二页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他觉得自己眼花,又拿起来凑近看了看。
——傅广林。
苏平呼吸一窒,不可置信地把纸递给张典吏:“哥,你帮我看看,这个名字我怎么感觉看不太清楚。”
“傅广林……从五品户部郎中,兴城人士。”
苏平擡头,吸了口气道:“哥,你再念一遍,我没太听清楚。”
张典吏也觉得自己眼花了,可仔细瞧了几遍,还是那个人,而且这个名字他熟悉啊,苏平的弟弟之一。
虽说不是一母同胞,但也是真真的亲兄弟。
苏平只觉得脑中嗡嗡直响,好一会才道:“我知道了。”
他知道为什么苏明远和文氏因为傅氏的到来要急着合离了,也知道为什么苏明远除了京都的酒楼和一幢宅子之外,尽数都留给了他。
因为傅广林这个王八蛋站队到了三皇子的阵营。
不管是苏平还是苏康,甚至整个苏家都与这王八蛋挂着勾。
苏明远最后只得与文氏合离,生生将自己和傅家母子与苏家划清了界限。
苏平只觉得心头堵得难受,一时半会也喘不过气来,他还记得,文氏的信里告诉他,苏明远领着傅氏入京了。
三皇子没了,傅广林还有命吗?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啊,终于拐到要自立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