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56
苏平说完,快速跑过去和黄大个一边一个将苏明远给扶着进了屋。
知道两人还没吃东西,黄大个立马去食堂找杜师傅准备了。
唐陌这边的话基本说完了,不过他也没走,反而道:“伯父你们这是从京都过来?”
苏明远点头,看了一眼傅广林,示意事情由他来说。
傅广林应了一声好。
不过因为辗转逃命,吃不好睡不好,还心理压力特别大,这会儿倒是先接过苏平递过来的茶水喝了起来。
人既然回来了,苏平也急着让他们说话,将剩下的半盘点心拿了过来,“你们先垫点,杜师傅那边应该很快就好了。”
傅广林也没客气,拿着点心就着茶水快速往嘴里塞。
苏明远喝了口水,叹息了一声,“你娘还没过来是吗?”
“没有,前几天林管事过来拉货,说我娘在兴城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如今天下不太平,家里的生意多少受些影响,她得先见一见家里的众多管事。”
算是正式接手苏家的生意了。
据说还要把主要的账本都带过来,让苏平先熟悉一些。
苏明远嗯了一声,闷头喝了半杯茶后,才道:“你这有住的地方吗?给我们安排一下吧。”
苏平被他这话问的一愣。
还没回过味来,就听苏明远继续道:“我们俩这身份,你不会还要盘查一个月,安排在城外的安置屋里吧。”
苏平无奈道:“那是不能,你们什么身份我是知道的,肯定不能跟那些流民一样……”
他刚要说让两人回家里去住。
不料苏明远摆摆手,苦笑道:“我与你娘和离了,广林也与柳氏和离了,住一起多少有些不合适,我们就在县衙里经就一些日子也成。”
苏平挑眉,“确实不太合适。”
傅广林将半盘的点心尽数用完,黄大个那边的饭菜也提了过来。
这会儿刚过了午饭点,距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杜师傅就先切了点熟食,又炒了份米饭,拍了一份黄瓜,再加上一份西红柿蛋花汤。
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两人眼眶均红了起来。
先前还能把持住的苏明远这会也顾不得许多,和傅广林两人大口大口往嘴里塞了起来。
唐陌拉了一下苏平,苏平道:“爹,唐将军有事要先走了,我去送送他。”
苏明远嗯了一声。
苏平将唐陌送到门外,黄大个站在一旁望风,唐陌压低了声音在苏平耳边道:“一切小心妙,一会问清了京都的始末让黄师爷给我说了一声。”
苏平深以为然。道
若傅广林不是三皇子的人,他还不多心。
可这会儿,两人来得多少有些赶巧了。
再加上,苏明远点明了要在县衙住,苏平心里就有点儿别扭。
唐陌见他都明白,便没再多说,拍了拍苏平的肩道:“明早我再过来。”
苏平笑着朝他挥挥手,“将军慢走。”
苏平再度回到书房时,两人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傅广林先前有些打底,现在速度已经慢了下来,苏平给两人倒了茶水,随手拿了本书,坐在旁边翻了起来,漫不经心道:“一会吃完饭,还要劳烦你们给我说说京都的事情。”
屋里一时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
除了苏平翻书的声音,就是碗筷轻轻碰触的声响。
过了小半刻钟,两人总算是吃饱了。
苏平喊了黄大个将东西收拾下去,又给两人倒了茶水,苏平才道:“需要休息会吗?我这里不是很急。”
苏明远呵呵两声,“你若不急,就不会蹲在这儿瞧我们吃饭了。”
苏平不置可否,他算是发现了,苏明远每次跟他说话,都话里带刺,次数多了,他也就不计较了。
“那就现在说说吧,一会完了刚好一起去吃晚饭。”
苏明远:“……”
在说故事之前,苏平猛然想起一事,望着傅广林道:“傅大人过来的事情,是我差人告诉弟妹一声,还是一会你亲自过去。”
说到妻儿,傅广林眼眶一红,沉声道:“一会我亲自过去吧,快一年没见了,我估摸着喜哥儿已经不认得我了。”
苏平道:“小孩子虽然是三秒记忆,可毕竟血源在这里摆着,你抱抱他亲亲他,一会就跟你熟了。”
两个孩子马上就要两岁了。
正是学说话的时候,汪道成每日都抱着顺哥儿过来与苏平见面。
顺哥儿现在已经能背几诗简单的诗词了,不过因为吐字不太清楚,跟说外语差不离。
不过仔细听,却是半点不差。
喜哥儿说话较早一些,已经能背半篇的《三字经》了。
苏平感觉这年头好卷啊。
尤其是像柳少安和姚盈这种家庭出身的女子,好像对孩子的教育抓得更紧,因为喜哥儿吐字清楚,这会儿柳少安已经在教他认字了。
虽说平日她与姚盈处得不错,两个孩子也是玩得极好。
可在这件事上,汪道成悄咪咪道:“顺哥儿因为嘴笨,没少被自家母亲吐槽。”
小孩之间还没什么,大人之间倒先比较起来了。
苏平琢磨着,以后他的孩子肯定不能这样,一岁多两岁正是吃奶的时候,你居然教他读书识字。
这样不行!
苏平正暗戳戳地胡思乱想时,傅广林开口了。
“其实从三弟离开京都之后,京都不怎么太平了。”
他是翰林院的,也被排班入宫当值,皇上的情况他们这些人虽没有内侍清楚,但比起外头这些臣子却知道得多多了。
圣上年纪还小,继位也没几年。
不过朝中大臣却让他立太子,人选嘛自然是三皇子、六皇子支持人数最多。
这两人的外家都极其给力,几次上折子,圣上都没听劝,这两方人马便各自有了小动作,应该是圣上的饮食出了差错。
再具体的他就不太清楚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圣上身子就不如从前了,一场风寒愣是好了又复发,直到五月份的时候,突然加重,到了六月份便已经卧床不起了。
再后来,三皇子以长子的名义监国。
乌启国却在边关闹了起来,再后来就与苏平打听到的差不多,六皇子的人总能挑出三皇子的错处,太后就出了个主意,两人一人监国一个月。
后来没过多久圣上就没了,但双方却默认的密不发丧,就连太后也没什么异义。
南王在两边做为传话筒,也不知道怎么传的,后来便各自为政,京都出了短暂的平行,然而,北境告急,两方却谁也没有出兵,反而是先前被排斥在外的中立一党被派出去做援军。
像傅广林这样的哪一派都不是的,反而成了两方人马拉拢的对象。
不过很幸的是,柳少安的娘家永欣伯爵府是三皇子一党的,爵爷亲自把傅广林叫了过去,让他站队三皇子。
傅广林起初不愿意,但六皇子的人却早将他划分到了三皇子的阵营。
处处针对他,甚至苏家在京都的生意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他知道苏明远和文氏来了苏平这儿,便写信给苏明远说明了情况,傅广林本人是哪边都不看好的。
后来与苏明远通过两次信之后,父子两人便商量好了对策。
苏明远与文氏和离,而他自己也与柳少安和离。
他运气还不错,和离书寄出来没多久,三皇子就没了,六皇子一党借机将他们一网打尽,后来苏明远入京后,还是散尽了家财,才将他从牢里捞了出来。
其实也是沾了他没有背景,又是没明面上表明加入三皇子党羽,或者身份不够的原因,再加上六皇子一方想要拢罗人心。
他才能顺利被放出来,不过在牢里待了一个来月,六皇子放出话,想要加入他们的,他们便不计前嫌。
三皇子一党里也有许多像傅广林一样,身份不够的,接触不到三皇子他们核心的人员加入了六皇子一脉。
像他这种不加入的,对方也没为难他们,只不过下了禁令,一辈子不能入京,家里的子孙后代三代不能参加科举。
苏平道:“那南王呢?”
傅广林微微一愣。
苏平道:“既然三皇子没了,只剩下六皇子了,为何六皇子还不登基?”
傅广林缓缓了才道:“六皇子如今也是生死不知。”
不过他更感觉六皇子其实也没了,如今六皇子一党都以六皇子的外家大舅舅为尊,如今他们又收了不少三皇子一党,所以,朝中除了与南王和太后走得近的,几乎一大半都是他们的人马。
傅广林出京的时候,南王和太后说的话已经没什么人听了。
那几位年纪小,外家不给力的小皇子,更是没什么存在感。
傅广林道:“如今的京都,怕是南王与杨家争天下……”
苏平道:“那你们来的时候可有听说过锦王自立?”
傅广林点头,“这一路走来,听了许多,也看了许多。”
原先他一直不相信黄杨县有多好,只觉得传闻而已,再加上苏平以往的行事风格,他感觉只要不出就万事大吉了。
后来文氏来了一回,柳少安又收到了许多苏平寄来的东西。
他依旧没太当回事,直到这次出京之后,问苏明远去哪儿时,苏明远说要来黄杨县,兴城目前也不太安全。
两人这一路才跟着流民赶到了这里。
入了黄杨县的范围,感觉就不太一样了,他们又在城外的流民安置屋里待了一个时辰,直到大家都登记完了,两人才有机会去找城门卫。
好在苏明远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城门卫还是认得他的,两人便被带入了城。
入了城,又是另一翻景象。
傅广林道:“没想到大哥把这里治理的这般好,算是当今天下的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