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5
唐陌的声音也很好听,说话的时候不急不徐的。
惹得苏平时不时看他一眼。
这真是个将军吗?
那个传说十几岁就得了武状元,然后开始混军营,至今参战几十次,却从未有败迹,对岸只要听到唐陌名字都得抖三抖的狠人?
宋将军回去后将城门卫手里的东西夸了又夸,自个儿还在那里想着怎么把各种兵器连为一体,即能这样杀敌,又能那样杀敌,总之一把兵器可以好几用。
唐陌见他都魔怔了,索性今日与他一道过来瞧瞧。
苏平笑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想着长枪后面那么长的柄,刚好反向利用一下,这样即可以当大刀砍,又可以像枪一样刺。”
“其实都是唬人的,真正上了战场不一定好用。”
苏平说着,便让人将东西给拿了过来。
他们是刀枪钺戟都有配置,全用的合金打造的。
里面除了铁和铝之外,还加入了铜与别的材料,主打的就是一个坚硬、轻便,就算是小姑娘也能轻松举起来。
入手之后,唐陌显然愣了一下。
苏平不好意思道:“说真的就是唬人的,毕竟咱们就是一个县城的巡安队,真要上阵杀敌,也都是送菜的,不过配着这样的东西吧,就算有个不法分子,也得考虑一二。”
嗯,武器的意义他是摸得明明白白。
唐陌随手挽了个枪花,而后“嗖”的一声,将长枪掷了出去。
直接钉在了不远处的一个石头上,不大的石头“卡察”一声四裂开来。
枪头就这样扎在了地上,轻轻晃了两下。
苏平啊了一声,而后看了看十来米外的石头,又看了看温润如玉,一派儒雅的唐陌,最后默默竖了个大拇指,缓缓道:“将军这一手真是神了。”
唐陌弯弯嘴角,“大人过誉了。”
一旁的宋将军满眼放光地把兵器拿了回来,问道:“将军如何?”
唐陌点头,“手感确实轻了些,不过效果却出奇的好。”
他将长枪拿在手里看了又看,最后仔细看了看枪头部位,比他想象中的要坚硬、锋利许多,吸了一口气道:“苏大人,本将从未听说过合金之物,不过瞧着确实极好,本将是这么想的……”
枪身的重量需要增加,但枪头部位和枪身上的这一截小刀却要锋利。
苏平道:“不知道这样可以不,把枪身部位改成纯铁,刀头和枪头部分用合金,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合金的那一部全可以拆卸下来,最后枪身的部分也能当作棍子来使用。
总之,一件兵器可以三用。
自然枪身的两头均可以制成卡槽,如果需要两边都能装上枪头,这样一来实用性会更好一些吧。
苏平完全胡说,这东西只是想象而已。
至于真的会不会被采纳,就要看使用时如何了。
宋将军拍手叫道:“妙啊,我就说了苏大人脑子灵活,许多法子都异于常人。”
苏平尴尬地抽抽嘴角,“宋将军客气了,我也只提个建议,要说这种好不好用还真说不准,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平时训练时可以只用一个枪手,甚至把枪头部分卸下来。”
“待真正上战场了,再把东西装上。”
他这边还有一个小东西,是以前看小说时,常见人提到的袖箭。
与工匠琢磨了两个来月,才见的雏形。
如今还在修改阶段,苏平原先是想着带唐陌他们瞧瞧,可转念一想,他有点太招摇了,于是便立马将话给咽了下去。
唐陌拿着长枪又玩了一会,而后丢给宋将军,这才对苏平道:“就按苏大人说的办,七日后宋将军过来拿样品。”
苏平笑道:“没问题。”
这边的事情办完,唐陌带着宋将军要离开。
两人从县衙到城门口这一路上,唐陌就瞧见街上行人不多,但到处都是叮叮当当的声音,好像大家都很忙的样子。
正奇怪呢,就见宋将军一拍脑门,道:“苏大人差点忘了,还要麻烦你带我们去瞧瞧你们新建的房子。”
他上次来的时候有幸见过一次。
瞧见苏平他们盖的房子用的砖砖与寻常用的不太一样。
缝隙里掺杂的料也不似寻常见到的三合土。
宋将军把在这边的所见所闻回头都与唐陌说了,这次来除了带唐陌看看武器之外,还想让他看看这边新建的屋子。
要是可以,他们营里倒是也可以修一下,本就摇摇欲坠的屋子经过上次那一场大雨,此刻更加的残破,他都怕到了冬天,一场大雪直接给压塌了。
苏平领着两人到了离县城最近的县学那边转了一圈。
苏平也不掖着,能说的都会透露点。
比如屋下头会留有热气通道,厕所为什么要盖个小房子,三室两厅是几个意思等等乱七八糟,几乎是知无不言。
饶是自小在京都长大,见惯了各种繁华的唐陌也暗暗咋舌,看了苏平好几眼。
宋将军更是听得目瞪口呆,直呼:“好家伙,居然可以这么来?”
黄杨县地处西北,确实属于天寒地冻的地范围,军营虽说全是身强体重的男子,可面对大冷天依旧犯愁。
再加上这几年的军饷越来越不充足,冬日里的棉衣还是好几年前发的。
里头的棉絮加着芦花,看着挺厚实际上并不怎么保暖。
上过战场的人哪有不受伤的,腿脚没断的都还留着呢,是以许多人到了冬日受伤部位更难挨。
苏平道:“若是将军需要咱们帮忙的话只管开口,我们这边的工匠已经网罗了附近几个郡城最优秀的一批。”
自打知道要建房子之后,杨老二也没客气,本县百姓能报名的都报名,大工不够苏平便让杜大人他们帮忙贴了公示,陆陆续续补齐了人手。
建造速度还是相当惊人的。
唐陌道:“倒真需要苏大人这里出几位工匠,咱们那边有些屋子需要修缮一下。”
苏平笑道:“没问题,我这便让杨掌柜过来与您对接,有什么问题只管与他说便成。”
杨老二与唐陌对接时,苏平突然有种拉皮条的感觉。
嗨,只怪唐陌生得太好看了些。
>_∠
杨老二光靠唐陌的描述没法断定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人能将他们那边的屋子修缮好,两边不过十里地的距离,最后杨老二瞧着时间还早,便决定与他们去瞧一眼。
苏平笑盈盈地将大家送到城门外,他也没急着往回走,就在城楼上往里看了一会儿,如今的黄杨县整个城里,热闹非凡,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队。
自然除了施工队之后,还有妇女儿童忙着在家里将从地里收回来的庄稼晾干存放起来。
黄大个道:“大人瞧着心情不错。”
苏平笑道:“咱俩来黄杨县也有一年有余了,初来时地里到处都长草,百姓个个无精打采的,好像随时要跑的样子。”
就连种粮也是他买来借给大家的。
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街道上才又有了生气,小摊贩如今也是随处可见。
“要是咱们与唐家军合作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黄大个道:“那咱们以后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苏平何曾不是如此。
在城楼上站了小半刻钟,苏平想起自己还事情要处理,便与黄大个挥了挥手先回去。
黄大个道:“回头帮我烤点栗子,回去了我好吃。”
苏平点头,表示明白了,再烤点地瓜、花生,总之自打秋收之后,他们小厨房的炉子就没空过……
苏平目测黄大个这大半年来日渐圆润了。
到衙门外时,老李头一下子递给他好几封信。
老李头道:“有的上个月底就送来了,只不过那几日大家都忙,一直没找着机会给大人。”
苏平接过信,笑道:“下不为例呀,不然要扣月例的。”
老李头嘿嘿笑道:“大人放心,下回一有信小的立马送过去。”
这次一共收到了七封信,有五封是傅广林给他介绍的几位大人的回信,因着距离他这儿比京要近些,速度倒是比京都一个来回要快上几日。
几位大人信里简单客气了几句,便将需要的东西列了单子出来。
苏平仔细抄录了一份,认真核对两遍确认没问题,才将信收了起来,把清单放到一旁,待一会看完信再给张典吏送过去。
余下两封信是苏康和汪道成的。
苏康来信他不奇怪,汪道成来信,他就有点儿心跳加速。
怎么说呢?
上次还是姚盈借苏康的信件给他说了汪道成的事儿,汪道成也是借这封信给他出了道题,苏平答完之后,直接给苏康寄过去了。
不成想,这次汪道成直接给他来信了。
苏平捏着前任帝师的信,手微微有点发抖,活了两辈子他都没见识过这么牛逼又拉风的大佬啊。
于是,也不看苏康的信,反而将汪道成的先给拆了出来。
入眼的便是一张画了好七八个红圈的纸,他仔细一瞧是他上次的回信。
汪道成将写得不好的地方圈起来,标明了数字,而后再在另一页纸上将需要替换的部分给写了出来,同时将为何要如此替换,给写得明明白白。
苏平一直觉得,自己与苏康来来回回写了十七八封信,交了十七八篇文章,怎么着也是进步神速。
再加上,他每天都在嗑苏康的笔记。
还去县学给学生讲课,自己的水平就算是不高,凑合个举人也是稳稳当当了。
哪料,汪道成两页纸把他给打回了原形。
望着五百字的文章,十九个标注,汪道成又认认真真回了他六页纸,并将自己对于这道题的理解,对这篇文章的看法,给标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