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08(2 / 2)

三表妹离他最近,被他这突然的模样给吓得一哆嗦,可见他并无不高兴,便大着胆子道:“表哥怎么了?”

苏平笑道:“想到一些事情,这还得多谢大表弟。”

文大被夸得有点懵。

苏平领着三人进了食堂,杜师傅今日做了一碗的肚子烫,远远就能闻一股酸香味飘来。

见他领了人进来,杜师傅笑着打了声招呼:“大人,这三位便是文大人家的公子和姑娘吗?”

苏平让三人选了个位置,凑到杜师傅身边道:“嗯,我两位表弟和表妹。”

说实话,这话传得有些快呀。

杜师傅道:“今日做了狮子头,炒了香菇油菜,后头还有一只咸水鸭,大人觉得够不够,不够的话,咱们再做条鱼吧。”

苏平道:“够了,三菜一汤可以了,对了我再夹点小菜去。”

杜师傅也不管他,让他自己张罗。

文家三兄妹看得目瞪口呆,文大示意妹妹别乱动,领着文二帮忙拿菜去了。

三人拿好菜,大家陆陆续续进了门。

孙太太瞧见苏平笑着朝他挥了挥手,不料苏平大声道:“嫂子,你们坐我旁边来。”

岂料,苏平话音刚落,身旁的文三就嘻嘻笑道:“大表哥,那位穿着藕色小袄的就是孙姑娘吧……”

苏平点头,“是呢,你眼光很好。”

文三得意道:“那里头就娟儿姐姐和她走路姿势与旁人不一样,你们这里也就只有娟儿姐姐和她是官家女子,除了娟儿姐姐另一个自然就是她了。”

苏平伸手揉揉她的头,“真聪明,分析的头头是道。”

不过文三说孙知宁和胡娟与大家走路姿势不一样,他便忍不住仔细看了过去,这么一看还真有不小的差别。

大概打小就被教导的原因,两人的背挺得更直,走路的时候也更稳一些。

步子迈得都很均匀,饶是人很多,依旧不紧不慢的,相比起风风火火的孙太太她们,显得特别从容。

“嗨!”苏平看得认真。

不料张太太和史太太已经端着拖盘过来了。

“瞧什么呢,这么入神?”

苏平还没开口,文三嘿嘿笑道:“瞧孙家姐姐呢。”

张太太笑道:“瞧什么瞧,一会就过来了。”

她话音未落,孙知宁几人也过来了,苏平被闹了个大红脸,清了清嗓子道:“嫂子和一会和我孙嫂都坐我旁边吧,我有事跟你们商量。”

孙太太撇撇嘴,“我就知道,你喊我们一道吃饭没好事。”

苏平也知道吃饭时间,讨论工作不太好,可一想平时大家各忙各的,根本碰不上面,只得厚着脸皮道:“这次的事情简单,不需要你们动脑子。”

孙太太送他一记白眼。

苏平清了清嗓子,把自己要找说书先生,唱曲、唱戏的艺人的事给突突了一下。

很简单,平日里大家都工作挺忙的,也不能白天工作,晚上学习,这还不把人给整废了,所以找个说书先生、唱曲的艺人、皮影戏有的话那更好,晚上给大家表演一二,好让大家解解乏,放松放松。

算是一项娱乐活动。

自然他还打算搞几项体育活动,像蹴鞠、射箭、象棋等等。

这些活动,平日里能玩,待到秋收之后大赛的时候也能举行。

孙太太道:“这倒是不错的主意,听曲、听书,哪一个不比学习更容易。”

苏平抽抽嘴角,只当她心直口快,继续道:“所以,咱们明日就把公示贴出去,期的报纸也把这个内容加上,比如会跳舞的,会唱歌的,都能来报名,表演一次给五十文。”

他是打算每月逢三、八让举行娱乐,休沐日即不学习,也不娱乐,大家自由安排。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胡娟碰了孙知宁几下,示意她也说两句,孙知宁还没从苏平的提议回过味来,有些茫然地擡头,“什么?”

文大道:“表哥,你不怕大家玩物丧志吗?”

这话把苏平问得懵了。

略一沉吟,笑道:“这也不算什么玩物丧志,大家白日里都各忙各的,只有下工后才有点活动时间,你给他们安排好了,他们才不会出幺蛾子。”

像前段时间,杨老二告诉他,手底下有几个外乡人,鼓捣大家玩骰子,虽说小赌宜情,可赌博这种东西,一旦尝到了甜头就回不去了。

虽说被杨老二教训了,又写了检讨,那几个外乡人也打发走了。

吓唬住了一群蠢蠢欲动之人,可谁能断定过段时间风声松了,又人有卷土重来。

虽说规章制度里头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总有人喜欢钻空子。

对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赚到钱一事更上心。

他以前曾经听家里的长辈说过,在长辈们小时候家里还没电视的时候,都是蹲着点一群人去别人家看的。

风雨无阻!

所以,文艺活动搞好了,也会有人蹲点过来的。

总比晚上没事赌博、打架的好吧。

吃完饭苏平又与孙太太他们去了办公室,仔细将这事给商量了一下。

文家三兄妹也跟着一道去了。

文大这次是再也没多嘴了,只仔细听着,将有用的信息都好好记在心里。

苏平这边聊完,又把公示内容过了两遍,才算是正式结束。

苏平送三兄妹回去。

几人路过木工场时,瞧着里头灯火通明,还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文大道:“表哥我记得里不是县学吧。”

就算是县学也不能这么晚了还读书吧。

苏平道:“这就是我们前头说到的扫盲识字班。”

见三人有些好奇,便领着他们进去看了看。

里头读书的差不多有好几块,每块都有五六十人,大家跟着上头的先生一起读,身后的板子上还着要读的内容。

苏平小声道:“咱们黄杨县的工人晚上都会来识字。”

“除了识字班之外,我们还开设了绘画班和算学班,不过这两个班是分白班和晚班的,白班都是没有工作,专心学习的,或者是应招到我们泥塑场和木工场设计部门的,晚班是设计部门的员工互讲大家学习的心得,有什么好的点子互相交流的地方。”

“算学班以后可以去做账房先生。”

就目前来说,他们需要的账房先生不太多,已经算是满员了,不过除了县衙里需要的,像史员外他们那,乔员外他们那儿,还有酒楼、客栈等等都是有需求的。

再有一个,他们还有一个武术体能班。

因为需要发货的地方越来越多,县里也有许多手艺不行,也读不好书的,可人家打小就喜欢武刀弄枪。

好吧,俗话说村里的几个小混混。

于是,人家便去了武术体能班,学一些拳法、棍法、骑马射箭,跟着人去送送货,或者加入巡城的安保队伍之中。

三人听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文大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直到回到屋里,宋氏问他们今日的见闻,文大都有些晕晕乎乎的。

还好文三一向表达能力极好,把见到的听到全给宋氏说了。

宋氏待听了妇幼办权利这么大时,也是惊得一愣,“那别的人就不反对?”

文三不懂,摇了摇头,将手里的盲盒拆开,里头出现的是一只缩着睡着的小狗儿,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小狗身上的毛丝似乎都能瞧得清清楚楚一般。

因为她选的是上好色的,这只小狗通体雪白,不知道是不是上色的原因,她总感觉小狗是真的睡着了,隐隐能看到它呼吸的起伏。

文三欢喜地拿给母亲和哥哥看。

宋氏感概,“这样的东西,就算是宫里也未必有这么逼真的。”

她倒是知道,盲盒这种东西,最先在京都贵女中间兴起的,是从苏康和傅广林媳妇那里传出去的,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袭卷了整个京都贵妇圈子。

宋氏也给女儿买过几个。

她家侄女也送过女儿,后来宋氏就听说宫里的娘子也开始玩这个。

那时候只知道这东西是在苏家的铺子里买。

后来文大人有一天突然说,这东西是今科状元苏康那位捐了官的大哥带着县里的百姓做出来的。

那时候盲盒还比较单调,小动物也没这么逼真,现在瞧起来,这已经不太像木雕了,反而像是石雕。

文三道:“对呀,大表哥让我随便挑,我以前都买的是自己涂色的木雕,这次便拿了上过色的,大表哥这是玉石的,摆在家里更漂亮一些,我便拿了两个石雕……”

她一共挑了六个,木雕、泥塑也有。

“大表哥说了,要是我觉得不喜欢了,还可以去那里随便拿。”

回头她就告诉小伙伴,她们喜欢的盲盒就是他大表哥做的,不对,是大表哥手下做的。

宋氏:“……”

宋氏除了惊讶苏平这边的更新换代越来越精致,怪不得外头的假货就算是再便宜也卖不动,更多还是震惊于妇幼办的权利居然如此之大。

像县里的各项活动,都由她们接手。

妇女儿童以及老人也都归她们负责,甚至学堂的学生也由她们备案。

如今又要搞什么娱乐活动,依旧由她们——

饶是如此大的权利,县里的其他官吏也并未有怨言,甚至大家还主动配合。

再想想前些日子她收到娘子大嫂宋夫人的来信,跟她吐槽京都的妇幼堂,皇后牵头办起了妇幼堂。

争相报名的人不在少数,妇幼堂里头的人选也是经过好几波的审核才确定下来的,宋夫人很巧凭借着夫家和娘家的身份,挤进去拥有了一席之地。

起初大家还信心满满,也真正办过两件事情,可到了后来,要进妇幼堂,要在皇后面前刷脸的人越来越多。

京里的关系一向错综复杂,如今更是闹得乌烟瘴气。

每日不见她们办什么事,反而拉帮结派了起来,宋夫人便以小儿子要成亲为由将差事给推了。

然后,她就听说有几家姑娘为了一名额互相波脏水,结果攀着拉着,还把家里父兄的功过给拉了出来,好么,自己没能成为女官,反而把家里人给拉下水了。

宋氏再想想黄杨县的妇幼办,轻叹了口气道,“明日你也带娘去瞧瞧。”

文三喜滋滋道:“好!”

最新小说: 江湖咸鱼日常 惊!帝国花孔雀竟然开屏了 娇养他的小玫瑰 妖界老祖靠劫色活命 吴府的那个妾 合约美人[穿书] 只想当备胎也不容易[快穿] 八零年代之鹏程万里 你能不能抱我一下 伪替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