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59(1 / 2)

157-159

苏平琢磨着,要不开个造纸坊?

砚坊、墨坊什么的,天下一日不太平,这些外来的货物价格便一日不稳定。

最近这些明显贵了不少,好在他们因为常用,倒是提前备了不少货,饶是如此,在补货的时候,也把张典吏心疼坏了。

以后人更多,可别赚得那点钱,还不够供孩子读书用的。

这样一来,地盘大了也没用,反而更穷了。

与先前的理念就背道而驰了。

跟那位张举人一样,那就成天下的笑话了。

孙主簿道:“大人要想啊,咱们地盘大了,人口一下多六七万,又增加了一百五十万,再加上现在不断流入的流民,以后还愁买不起这几刀纸吗?”

苏平道:“这几刀纸倒是没什么,你得想想,咱们读书是免费的,总不能西桐和乌木这边的读书不免费吧,学生的一切费用我们都全包,一百五十万人中间,要读书的孩童可不在少数啊!”

西桐和乌木这两方,目前青壮劳力极少,反而是妇女儿童极多。

这样一来,要读书的孩子起码在十万左右。

黄杨县就算是加上流民等等,读书的孩子也不超过一万。

这还是后期不断增加的原因,否则,他们人数极少,这年头也没什么九年义务教育,而是超过十五岁的孩子,若是没能考入县学,便不再读书。

这样一来,人数就更少了。

然而,接盘之后,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的孩子,起码有十万之多。

他们是管吃管住,还管学习用品的。

黄杨县现在的教育资源一年占了两万两不止,相对于收入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去年对外卖起了武器和船船只,赚得钱更多一些,否则,一年三分之一就得贴进教育。

现在地盘长了,学生多了,然而,西桐和乌木这两方并不比当年的黄杨县富裕多少,如今是百废待兴。

前期也只有贴钱的份。

孙主簿一琢磨还真是。

他先前是负责账本的,后来被张典吏接手了,现在想想,确实是该办个造纸坊。

苏平说办就办,立马写了公示贴了出去,到了第二天中午,还真有人来报名了。

人家以前是做烧纸的,因为本身就不怎么赚,这些东西就自己琢磨着做了,还真别说几代人下来,倒是闯出了些名堂。

不过他们家至今也没改行,做得依旧烧纸生意。

看到苏平要招会造纸的工匠,为了在新的官老爷面前露个脸,留个好印象,也没仔细瞧就过来报名了。

苏平笑道:“能让我瞧瞧你们做的纸吗?”

掌柜来的时候带了点样品,小心翼翼地递了上来。

苏平一瞧感觉还不错,毕竟他们除了卖烧纸之外,还做纸扎的活计,烧纸与普通的黄表纸没有区别,但扎纸的纸张就要细致多了。

苏平笑道:“刘掌柜,我瞧着你们这东西不错,能去你家看看么,若是行咱们就照您这来,若是不行,咱们再慢慢改进。”

刘掌柜没想到,新官老爷要去家里瞧瞧。

一时有点吱吱唔唔,还是旁边的原先西桐的一位周姓官员道:“刘掌柜你别担心,咱们苏大人就是想瞧瞧你们做的,技术如何……”

刘掌柜一路上心里挺忐忑的。

他家的烧纸做了不下百年了,除了在本地卖之外,与隔岸的安乐郡,甚至整个西岩省都有他们的货。

以前还有不少人仗着身份原因,想要掺一脚。

他都咬牙没同意,若不是那些人觉得做死人买卖的都有些门道,挺邪性的,他家这生意可能就保不住了。

如今这新来的,一见面就要去他家瞧瞧。

刘掌柜多少有些不安,可一想到,坊间流传的,黄杨县的苏大人如何爱民如子,他又略微放下心来。

到了家里,还当场给苏平做了两张纸。

苏平看得暗暗咋舌,这不就是他在电视上的古法造纸差不多吗?

好吧,他现在就在古代。

刘掌柜除了亲自示范之后,还与他讲了一些目前看不见的流程。

苏平默了一会道:“树皮、竹子啊,怪不得价格一直打不下来。”

这年头虽然说树木挺多,可也架不住一直剥皮呀。

他记得以前看过一些资料,其实稻草、麦杆、玉米稭秆都可以用来造纸。

不过最好的还是木浆纸。

听他说价格贵,刘掌柜也不好接话,他感觉他们家的纸已经很便宜了。

周大人道:“大人觉得如何?要是不行,咱们再等等,这么大的西桐府应该还有许金这样的匠人。”

苏平还没开口,刘掌柜立马道:“大人,西桐和乌木就咱们这一家了,其余两家没咱们做的纸好。”

苏平想笑又觉得不合适。

心说您这马脚露的也太快了,稳了一下才道:“我没有说你们价格贵的意思,我是这样想的……”

他把自己要建造纸坊让刘掌柜负责一事突突了一下。

他们目前的主要目的是供应自家人用,若是量能跟得上,那么他不介意卖到别处,再赚点钱。

但是在原料上头肯定得改进一些。

他就顺嘴问了一下刘掌柜,木屑这种东西能造纸吗?

刘掌柜点头,随后恍然道:“大人是想用黄杨县那边的木工场剩下来的材料吗?”

苏平笑道:“这都被您看穿了,那边的这种东西比较多,而且做家具、农具这些,树皮也都是余下不用的,如果要做纸的话,应该可以凑合着用吧。”

“太凑合了。”

刘掌柜双眼放光道:“大人,真的乐意把这么好的事情交给我吗?”

苏平道:“我觉得你挺合适的,手艺好,也有经验,正是咱们需要的人才。”

“不过有一点,我希望咱们的合作能愉快下去,大家互相不要踩线。”

刘掌柜自己家里做黄表纸,做纸扎生意他不反对,同时也不干涉,但刘掌柜在任造纸坊的大掌柜期间,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

许木匠家里的那两个侄儿的事情,苏平简单说了一下,最后道:“我希望刘掌柜明白,咱们这纸首先一点不是为了卖钱,而为了给咱们的子孙后代读书学习用,其次才是为了赚钱让大家的生活更好。”

刘掌柜听得心头一动,忙不跌地点头,“大人放心,我刘三水一定好好干,不辜负大人的信心,不止要让咱们的孩子们读书用上,也能做出更多更好的纸,卖到外头去,赚更多的钱。”

好家伙,苏平还是头一次见到一把年纪五十来岁的老头在这儿一本正经的立军令状。

让刘掌柜说了自己家的情况之后,便草拟份合约,让他瞧瞧有没有问题,若是没有就可以直接签字画押了。

刘掌柜也是利索人,见上头明摆着写着,他接手了这造纸坊的掌柜一职,不止要造纸,还要带出徒弟。

同时,还要想方设法的提高产量和质量,如果有机会,也要试着精尽技术等等,更不能假公济私,在人员安排上有暗箱操作。

提拔方面也得与自己的主管官员确认,并且做到公开透明。

刘掌柜不懂就问。

苏平都不用开口,孙主簿便将具体要求给解答了。

刘掌柜只觉得一阵热血沸腾,深吸了口气道:“先前就听人说过黄杨县那边一切事情都是公开的,账册每月都会公开一次,告诉百姓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这些花出去的钱都是做了什么用途。”

双方就隔了一条江。

先前还卖了两年的铝给黄杨县,就算是私自练铝的那一波人小心翼翼的隐藏不让人发现,可纸必竟包不住火。

该传开的也就传开了,再加上还有商队来往。

黄杨县那边的一些操作,这边的百姓多少知道一二。

而今年开始,那些流向黄杨县的百姓,又在大战前跑了回来,宣传了大半个月黄杨县的好,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又亲身体验。

日子过得好不好,最有发言权。

这些百姓自然是极其向往。

甚至有人感慨,自己为什么当时不跑快点也过去。

后来唐将军他们将章国人打退,将西桐给占了下来,百姓甚至还是夹道欢迎的,一群人更是琢磨着是不是他们也像对岸一样有好日子了。

果不其然,在章国退兵后,唐陌立马请了好几位农业方面的专家,教他们种田,并且告诉他们,黄杨县的百姓就是根据他们的法子种的田,如今小麦已经三百亩产量了,要是土地更肥沃的还会达到三百五左右。

就算是玉米、土豆这种春天种的,产量也比先前增加了不少。

并且告诉他们,像稭杆这种东西,除了可以制农肥之外,还可以拿到养殖场换肉吃。

传闻得到证实,百姓们一个个更加听话了。

前段时间苏平他们一群人来了之后,立马划地盖起了养殖场。

公告同时也贴了出来,如今又要建造纸坊,刘掌柜又亲耳听了孙主簿的话,不用多想,立马把自己的名字给签上了,并按了一个清晰无比的手印。

算是正式成为造纸坊的掌柜了。

苏平道:“刘掌柜,咱们的造纸坊要做大做强,你一个人肯定不太行,你先前说的那几家,能否麻烦你去跑一趟,看看他们乐意加入吗?”

“咱们的福利您也瞧见了,像你这种大掌柜,一年先是五十两,若是赚钱了还会有分红,不过前期咱们肯定不能给你们太好的待遇。”

刘掌柜道:“大人放心,老头我现在就过去,对了,大人咱们不能只要掌柜,不招工吧。”

苏平笑道:“招工公示一会贴出去。”

孙主簿这次过来带了一个自己的徒弟,这会儿已经把公示写得明明白白了。

最新小说: 江湖咸鱼日常 惊!帝国花孔雀竟然开屏了 娇养他的小玫瑰 妖界老祖靠劫色活命 吴府的那个妾 合约美人[穿书] 只想当备胎也不容易[快穿] 八零年代之鹏程万里 你能不能抱我一下 伪替身走了